中医古籍
  • 发热时可用温水浸足法进行降温

    发热是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发挥防御功能,但持续高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不利。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对于缓解老人的病情、减少重要脏器的损伤乃至挽救生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物理降温法具有药物降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所以在护理发热病人时常常使用,近日,和平里医院张雅丽护师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一种特别的物理降温法——温水浸足降温法。

    据张护师介绍,温水浸足降温法临床护士多年的护理经验,其效果是十分显着的。方法是对高热病人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足30分钟,即可以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温水浸足降温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比用冷敷法更容易接受,也更安全。

    高热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现象,对冷刺激特别敏感,常规的冷敷降温易使病人产生不适、寒战、头痛和畏惧感。同时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末梢血管收缩,肌肉紧张,汗孔闭塞,约需40min左右才能再次舒张,由于继续散热受到阻碍,体温短暂稍降后很快反跳回升,降温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体温达到38~41℃时,用酒精或冷、温水擦浴降温违反了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可使病人发生颤抖,加重病情,对于儿童还可能引发酒精中毒。

    张护师说,足部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反应是很迅速、灵敏的,这是因为足的皮肤上有许多末梢神经感受器,它们在中枢神经的统一指挥下,可以对内脏器官进行调节。由于足部离心脏远,血液供应少,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同时足近地面,怕凉不怕热,一般足部表皮温度在30℃左右时感觉比较舒适。高热病人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足,可使足部血管扩张,血运加快,改善微循环,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引血下行,导热下趋。同时温水浸足还可以刺激足部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进入脊髓和大脑,引起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整,调动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来调节体温,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人体自然治愈力,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佳效。使病人在感觉舒适、乐于接受的情况下达到降温、缓解病情的目的。

更多中药材
  • 当前社会下人们普遍都很注重于中药食补之类的东西,药材吃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种要吃、要喝的东西也是相当的讲究的,什么吃的饭要是五谷中的粗粮,但是自己去购买药材最好都了解下,有助于消化的很多药材都有着其自身的别名,去买药材不知道的话,很容易闹出笑......
  • 海藻中含有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不少是二十碳五烯酸,对防治动脉硬化及脑血栓形成十分有益,而且这些脂肪酸在所有的海藻中均含有,含量较多者,可占脂肪酸的15%~20%。海藻中含有较丰富的海藻多糖,从中提取的海藻淀粉硫酸脂,具有降......
  • 海藻糖,这种糖类在21世纪初被人发现,然后才将海藻糖运用到医疗当中,海藻糖中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有3种异构体即海藻糖、异海藻糖和新海藻糖,并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科学家们发现,沙......
  • 天竺黄,呈乳白色,块状物体,在使用的时候要将它的外皮拔除,然后再将它放入锅内慢慢熬煮,大约过一个时辰就可以服用,中药名,治小儿疳积,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植物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于秋、冬二季采收,天竺葵主要......
  • 这药名字听起来非常长,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古宝牛黄琥珀猴枣散,是由活血祛痰由活血化瘀与消除呼吸道痰浊壅塞两大部分组成,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咳嗽是一种防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