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肺结核康复要有长期准备

    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约5.5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150万,每年约13万人死于结核病。虽然约80%的结核病患者在农村,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肺结核的城市化、老龄化逐渐明显。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以及并发症、基础疾病多等原因,在家庭治疗期间,更应做到细心护理,并做好长期准备。

    坚持抗结核计划

    一般结核患者都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治疗时间,由于疗程较长,护理者要做好长期护理的准备,特别是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后,会放松警惕,服药出现不规律或干脆自行停药,不注意休息,不定期检查,以致造成结核病治疗失败的。护理人员首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提醒和帮助患者能够全程服药,坚持抗结核计划,保证做到“看到咽下”,以达到最终治愈。

    发热的护理

    发热患者急需解决的最大需要是解除“发冷”的感觉。护理时可给患者加盖被子(尤其是较冷的天气),并加上足部热水袋保暖。待寒战减轻,要递减被子,不可一次全部去除。应尽量提供含糖盐水,患者丢失的水分与电解质要及时补充,其量每天不得少于2500~3000毫升。液体尽量从饮料中补进,可配制酸甜可口的饮料,分次给患者饮用。应及时更换衣被及床单,或提供擦浴的方便,这不仅是卫生的需要,也是使患者舒适的需要。

    家庭消毒隔离

    最好让患者独居一室,选择朝阳或通风条件好的房间,室内避免潮湿。患者的寝具、食具独用,并定期消毒。痰液最好吐在纸内,然后烧毁,切忌随地吐痰。患者不宜与儿童接触,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以免病菌扩散传染,影响他人健康。咳嗽和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被褥经常放在太阳下曝晒,餐具可煮沸消毒。

    饮食护理

    肺结核患者往往胃纳较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类。疾病好转时期,患者食欲改善,则要多吃一些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饮食要有规律,选择上不能偏食,以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患者应戒烟忌酒。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

    患者咳嗽、咳痰、发热持续加重时应当到医院检查。患者发生少量咯血时,护理者首先要稳定他的情绪,因过度紧张、激动会增加咯血量,过分害怕咯血、拼命屏气则容易引起窒息。应让患者静卧,用冷毛巾敷额部或胸部,并立即将患者送医院诊治。应用抗结核药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大多可以耐受,不必停药,如果反应严重,需要由医生检查及调整用药。定期检查肝功能,防止肝功能障碍。

    重视心理护理

    因为肺结核病病程长、治愈慢,需长期服药,因此肺结核患者起初都有心理压力,怕自己病情恶化,怕传染给周围的人,又怕被人歧视疏远。作为患者的家人,首先应当了解肺结核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帮助解决,疏导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更多中药材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