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致力提升专业技能中药公会

    谨回应2月2日《联合早报·交流站》黄雅固先生的投函《药店抓药应有责任感》。

    首先,我们要谢谢黄先生对中药事业的关爱。以下几点,我们觉得有必要向黄先生及社会大众澄清,以正视听。

    一、中药公会对所有针对会员的投诉,绝对不限于“展开调查工作”,于1月24日的反应函中,已清楚表明我会以“维护消费者的最高利益和确保中药业的优良素质”为首要宗旨!事实上,此事件的调查结果,已经作为一项个案教材,并已开始展开系列的宣导工作。

    二、在同一篇回应中,我们已清楚表明,不知道吕女士联络的“中医协会”、“中药协会”和“有关机构”是什么组织?不明白为什么黄先生会认为吕女士曾经联系过中医师公会和中药公会?作为负责任的行业公会,我们从来,也绝对不会对会员的投诉不加理会,并推给“有关机构”去处理。

    针对吕女士的投诉,我会调查并获得吕女士同意的结果是:黄精一项,乃因为本地习用的黄精饮片,和中国一些地方的黄精饮片在切制和处理时方式不同,造成外观上的差异,才使到吕女士有此误会。焦麦芽一项,其实该药店用的是炒麦芽,而非焦麦芽。在近代的用药研究中,本来就存在炒麦芽是不是会引起断乳的争论,特摘录有关的报道“生麦芽炒麦芽与催乳回乳关系的探讨”如下:

    “麦芽是临床上常用之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果实发芽干燥而得。本人在药房工作当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医医生认为生麦芽有催乳的作用,炒麦芽有回乳的作用,而一部分则认为生、炒麦芽都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关键在于量的大小,因而临床医生都有独到见解,意见颇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本人查阅了有关文献,现将观点阐述如下,以和大家共同探讨……临床上缺乳的病因病机为:气血虚弱,影响乳汁生成;肝郁气滞,乳汁运行不畅,乳窍不通。前者宜用补益气血的药物,辅以通乳之药,酌加生或炒麦芽。因‘见肝之病,当知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肝气郁结势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而缺乳。所以用生或炒麦芽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肝气条达,气血充盈,乳汁自生。”

    综上可见,麦芽的回乳与催乳的作用,不在于炒与否,而在于量的差异。即小剂量消食化滞,疏肝解郁而催乳(用复方);大剂量消散之力强,耗散气血而回乳(用单方)。然而,由于吕女士的方中注明需用生麦芽,故该店员以一己的经验,擅自以炒麦芽入药,的确有其不当之处。

    至于王不流行一味,因为和许多地区(如香港、台湾、中国南方地区)般,王不流行在新加坡长期以来有根状和(子)王不流行并用的习惯,在单写王不流行时,过去多以根入药。店员没有更新用药规范,反以较常用的“王不流行根”入药,虽说此乃地缘性用药习惯偏差所至,终究是店员的疏失,应当引以为戒!

    三、黄先生所言,以杏仁代浙贝一事,按公会调查股的惯例,我们必须亲自检查过有关的投诉,才能下定论。当日向黄先生发表言论的药店伙计所说的,我们认为只能算是他个人的猜测,不能主观地当作事实论断!以此相比,我会觉得吕女士在发现问题后,即刻向有关的商家提出质询,并立时反映心中的疑虑,以免错误继续发生,是关心其他人的权益的最好示范,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一种处世态度!

    四、很高兴黄先生对中药教育事业的关注,遗憾的是,就像黄先生硬指“中药协会”是中药公会一样,不知道中药学院目前已经招收了五届的学员。

    五、对于黄先生所言,在一时未注明“生”牡蛎的情况下,药店错把煅牡蛎入药一事,我会认为责任不在药店店员。不论根据业内惯例,或根据中国药师管理训练的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谭德福先生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调剂学为例,第20页,第五章,第二节处方药品应付常规,一、处方药品的正名与应付项下,第1: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清炒或炒的品种,包括:麦芽。第7: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煅时,即付煅制的品种包括:牡蛎。应此,依调剂员不能擅改处方,以及上述调剂基本准则,处方中单写正名牡蛎,店家以煅牡蛎入药是完全正确的!

    六、在中国发生的假麻黄事件,不能引申为本地的药店会偷鸡摸狗。但单就黄先生所言,医师在病人用了药而没有合理的疗效后,不经查实,就加重麻黄的用量导致事故的发生,恐怕也不无责任。当然,个别的事故不能用来论断医师本身的行医标准,就像单一事故不能表示一家商号,甚至一个行业有严重的缺失!

    行业公会固然没有法定的约束力,但这并不代表民间组织不能对行业进行规范。针对事故制定各种防范机制,向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人命关天的医药保健事业,我们当然期望同业朝零事故的目标迈进!传统的中药行业如何面向现代的合理要求,如何在保有传统的优良文化遗产的同时,不断提升各种专业技能,正是中药公会努力不懈的工作。我们诚恳地希望更多人像吕女士那样,即时向我们反映事态,让我们得以纠正偏差,防患于未然。

更多中药材
  • 其实脾气暴躁,打嗝反酸,口气重,大便干燥秘结,平时喜欢吃凉的东西,这种情况多数是肝胃郁热。首先肝郁,肝气郁结化火,肝火旺的人脾气暴躁爱发脾气,而且肝在味为酸,打出来的嗝有热,腐,酸,馊的味道。另外胃火,胃火旺的人口气也重,饭量大,吃完饭之后......
  • 昨天遇到一个患者,刚28岁,病史大约十天左右,问其原因,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引起了他严重的焦虑和烦躁的情绪,继而引起湿疹的加重。那么湿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从中医来讲,湿疹的原因,主要是风湿热邪瘀阻肌肤,那么这个风湿热邪可以是外来的风湿热邪,......
  • 第一,吃的多,但是就是不长肉,这个可能和体内的火旺有关系,最常见的就是胃火旺,胃火旺不管你吃进来再多的食物,都能被快速的消耗掉,自然吃的多也不会胖。第二,吃得不多,不爱吃饭,吃不下饭,吃一点饭就要考虑是不是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过差。脾虚食物不......
  • 前两天,有一位患者找到我,说自己有糜烂性胃炎,他听说多吃小米粥就能养胃,就吃了一段时间,但他感觉不仅没有变好,反而症状加重,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关于胃食管反流,之前我也说过要少喝小米粥,有人不理解,说小米粥不是养胃的吗?养胃指的是对我们......
  • 现在的人吃东西啊,过于丰富,不仅吃的多,而且吃的比较杂,这就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我们脾胃虚弱,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的,所以脾胃问题的类型当然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接下来,就会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辨证调理脾胃。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