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我国天花粉产品后市场走势预测分析产业动态

    一、分析2000年天花粉高价出现的原因

    天花粉产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及北京等省份,其中河北安国的产量较大,主销国内各个厂家,以广州中药一厂生产的消渴丸需求量最大。

    天花粉在多个产区均是以家种为主,主要以分根繁殖为主,种子繁殖因生长期长,在农民生产中很少采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用分根方法发展种植,生长也需要2-3年的时间,平均下来纯收益不是很高,生产发展起来十分缓慢。长期下来,天花粉产量逐步下降。

    天花粉有清热生津、消肿排浓的攻效,主治热疾烦渴、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等症,尤其是经过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发现天花粉对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生产以天花粉为原料治疗方糖尿病的中成药厂家增多,天花粉的销量逐年增加,天花粉的产量受生产发展缓慢影响一直很难提高,致使供求关系难以缓解,价格不为断上涨,由1994年10月4-4.5元上涨到1995年5-5.5元,1996年6.5-7元,1997年7.2-7.5元,1998年9-10月12-14元,四年间价格上四个台阶,价格总体涨幅度达140%。

    天花粉价格上涨,对家种生产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刺激了山区、丘陵、山地等不同区域野生资源被采挖。天花粉价格在1999年一度下走,由上年末的12-14元降至这一年11-12月份的6.5-7.5元,供给的增加转变价格的走向。

    进入2000年,天花粉价格大幅上涨,由低价的6.5-7.5元升至9-10月份14-16元历史顶峰。原因是2000年,广州中药一生生产的消渴丸问世,提高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而糖尿病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也提高,糖尿病成为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厂家产品问世,广告大力宣传,销量猛增,对天花粉需求扩大。

    二、生产技术提高是价格调节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天花粉因为生产技术的落后,不能满足需求增长的要求,创造天花粉的辉煌的历史,但是正是天花粉高价的出现,促使农民、科研单位加大科研力度,对天花粉的品种进行优化改良,提高生产技术,价格一路下走,由2001年初的11-13元降至2005年初的3.6-4.5元,四年间,又完成从高价走到低价的下跌全过程。

    三、天花粉生产调减,商家的囤积,最终难走出需求不足的怪圈,涨价形势未持续,2006年价格再度下走。

    天花粉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增加,但是价格不断下跌却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天花粉为瓜蒌的根茎,种易采挖难,投入的劳动力大,去皮速度缓慢费时。在2004年天花粉的种植面积开始调减,加上粮食的涨价,2005年农民种植的再减,致使商家纷纷入手囤积,价格由2月份的3.6-4.5元上涨到12月份的9-10元,十个月完成1994-1998年四年时间所走的路,辉煌再现似乎仅是一步之遥,但事实不是如此。

    近两年,以天花粉原料的中成药在中成药受西药冲击下降的大形势下难逃其境,导致天花粉销量下降,需求不足,市上以前积压的陈货消化缓慢,进入2006年成为天花粉涨价不可回避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是厂家采购方式转变,提高了质量,致使销量进一步下滑,商家囤入手中的货难脱手,市上2006年春季收购的商家减少,成交量不足2004年同期的十分之一。

    这两方面是天花粉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进入2006年价格不升反降重要因素的一面。

    四、天花粉2006年种植增加,后市不容乐观

    天花粉1998-2001年的高价,生产技术提高,一是生长期由2-3年缩短至1年,单产量由300-400公斤提高到400-500公斤。

    天花粉2005年涨价后,到2006年2-3月仍保持在8元左右,以此计算,毛收入在3000元以上,除去种秧(4元/公斤×50公斤)200元,二铵半袋70-80元等400元,纯收在2500元左右。

    所以在河北安国的主产村南北辛庄和大伍女镇的各村,种植面积较2004年、2005年明显扩大,秋季产量增加,是商家众所周知的,产新可能因农民价低采挖不积极反弹,大涨不现实。

更多中药材
  •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
  • 我们常说的中药其中有些是由很多不一样的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材虽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却对治疗疾病有着更好的疗效,麻黄桂枝汤就是由不同成份组成的一种中药,它对人的身体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被广大的朋友们所信赖和推崇,麻黄桂枝汤在医学上也同样发挥......
  • 大家一看名字,麻黄根和麻黄根本就是一种东西嘛,名字相像的物种有许多,然而他们有时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就像麻黄根和麻黄两者的功效截然不同;我们来看一下麻黄根和麻黄的区别,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能利水消肿;麻黄根,治阳虚自汗和阴虚盗汗;两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