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疳积食疗方精选

    疳积食疗方精选

    疳积是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脏腑失养,形体消瘦,饮食减少,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为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病。积是内伤乳食,积而不消,致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疳是饮食过分肥甘厚腻,损伤脾胃。积是疳的开始,疳是积的发展。

    中医辨证治疗

    积型

    [临床表现]吐乳腹泻,大便臭腐,粪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烦躁啼哭,腹胀,两腮红赤,舌质淡红,苔白腻,指纹青色。

    [食疗药膳]

    1.萝卜内金粥:白萝卜100克(捣碎绞汁),鸡内金5克(焙干脆研末),粳米30克,同煮粥,熟时加白糖适量调匀食用。每日1—2次。

    2.鹅不食草猪瘦肉汤:鹅不食草15克(纱布包好),鸡内金5克研碎,猪瘦肉50克,一同放碗中,加水适量,置锅中蒸至肉熟。去鹅不食草药包,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

    脾虚积滞型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毛发枯槁,困倦喜卧,乳食懒进,脘腹胀满拒按,夜卧不安,五心烦热,口臭磨牙,小便黄浊或如米泔,舌淡红,苔厚腻,脉细。

    [食疗药膳]

    1.田鸡玉米粥:田鸡5只(去皮及内脏)切块,玉米15克,大米50克,将大米和玉米先煮成稀粥,熟时加田鸡、花生油、盐适量调味,再沸片刻即可食用,每日1次。

    2.花生塘虱鱼汤:花生12克,田基黄20克,葫芦茶12克,塘虱鱼100克(去内脏)。将花生、田基黄、葫芦茶用纱布包好,同鱼一齐放碗内,加水适量,置锅中蒸至鱼熟,去药包,加油、盐少许调味服食,每日1料。

    目翳型

    [临床表现]目珠红赤、迎风流泪、痛涩难睁,白膜遮晴,甚或夜盲。

    [食疗药膳]

    1.羊肝枸杞粥:羊肝50克,枸杞15克,粳米30克,同煮成稀粥食用,每日1--2次。

    2.鸡肝女贞草决汤:鸡肝50克,女贞子10克,草决明10克,加水煎汤30分钟,吃鸡肝饮汤。

    3.夜明砂猪肝煎:夜明砂15克,猪肝60克,将猪肝切片,起油锅,把猪肝和夜明砂炒熟,入盐等佐料,分数次吃完。

    肿胀型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下肢足踝浮肿,重侧延及面目四肢,小便不利。

    [食疗药膳]

    1.鲤鱼冬瓜汤:鲤鱼1条(约300克重),冬瓜250克,生姜5克(切小片),蒜头1个(剥皮)。将鲤鱼洗净,去鳞、鳃及内脏,与冬瓜煮汤,熟时加生姜、蒜头,少许油、盐调味,即可服食。

    2.鳝鱼粥:鳝鱼250克,薏苡仁30克,山药20克,粳米100克,生姜5克,桂枝末3克。将鳝鱼去内脏,洗净切段,与上药煮粥,加少许盐或糖调味,食用,每日1剂。

更多中药材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