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鹿茸的功效

    鹿茸的功效

    鹿茸

    春季或初夏雄鹿长出新角尚未角化时,将角锯下或用快刀砍下,称为锯茸或砍茸。在沸水中略为烫过,晾干,再烫再晾,至积血排尽为度,置密闭容器放阴凉干燥处保存。同时燎去毛,以瓷片或玻璃片刮净后,黄酒润或湿布包润,使稍软切片烘干。多研制散剂服用。

    处方用名:鹿茸、鹿茸片、鹿茸片。

    性能概要:甘味、性温。归肝、肾经。本品为补肾阳、益精血之药。凡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症,均可应用。“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能补肝肾精血,所以又有强筋骨作用,可治筋骨无力,也用于小儿发育不良。此外,对阳虚精血不足引起的冲任失调,带脉不固的崩漏带下,可以起到调冲任,固带脉作用。又对阴疽久溃不敛,脓出清稀者,用之有温补内托的功效。

    应用要点:1、补肾阳、益精血:适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畏寒肢冷、阳萎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腰膝疼痛、头晕耳聋、精神疲乏等症。可以单用本品,也可配成复方應用,如参茸固本丸。

    2、强筋骨:适用于精血不足、筋骨无力,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颅囟过期不合等。可以单用本品,也可配合熟地、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加味地黄丸。

    3、调冲任、固带脉:适用于冲任虚寒、带脉不固的崩漏不止,白带过多。如鹿茸散,即以本品配当归、阿胶、乌贼骨、蒲黄等同用,治崩漏不止;济生方以本品配狗脊、白蔹等同用治白带过多。

    4、温补内托:适用于阴疽久溃不敛,脓出清稀者,可与黄芪、当归等补气血药同用。

    用量用法:1—3克,研细末,一日三次分服。或入丸散,随方配用。

    使用注意:1、服用鹿茸,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吐衄下血。

    本品性偏补阳,凡阴虚火旺,血分有热,或肺有痰热及有胃火者忌服。外感热病禁用。

    鹿茸的功效及如何食用

    鹿茸的药性偏温,能壮阳却不燥,伴滋阴剂用,则能养阴而不腻,所以很适合老年人服食。对于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及其他脏腑的功能逐渐减弱而出现诸多病态,如夜尿多且阳痿不举、肾不纳气而喘、肾不济窍而耳虚鸣甚至失聪等都合适!

    茸片可用于炖服时,每次的用量为1~4克;也直接含服茸片的用量则为0.5~1克;或者泡酒(不过效果有影响),制成粉剂都可以。

    服食时间并无严格的要求,通常均以日间半空腹的时候(一日2~4次)为最适合。因为它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与茶汤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此外,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