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治疗月经不调的药膳

    〖 来 源 〗: 民间方

    〖 原 料 〗: 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 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

    〖 制 作 〗: 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

    〖 用 法 〗: 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

    〖 功 效 〗: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

    〖 宜 忌 〗: 凡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当归10克煎水,放入鸡蛋两个,红糖30克,每月经后食一次,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或身体虚弱。

    2、当归生姜羊肉汤:羊瘦肉1公斤切块,生姜60克先放入油锅内略炒片刻,倒入羊肉块共炒,炒至血水干后加入适量水,放入当归100克(用纱布包好),适量食盐调味,用小火焖煮至熟,分数次食用。有温中补血,调经祛风作用。可治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经少,血枯经闭,痛经,经期头痛,乳胀,子宫发育不良,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产后腹痛、血虚头晕,面色苍白等症。

    3、韭菜炒羊肝:羊肝250克切片,放入砂锅内用植物油大火煸炒片刻,然后下韭菜(洗净切成小段)150克同炒,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温肾补肝,固精明目作用。适用于病后盗汗,视力欠佳,食欲不振,男子阳痿遗精,妇女经漏带下,月经不调等症。

    4、治气血虚弱:鸡肉500克,杞子30克,北芪50克,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后食用。有补脾益气、养阴补血作用。适用于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支气管炎、血虚头痛、表虚自汗、经常感冒、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多、痛经等症。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