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胆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

    中医处方(四)

    【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 恭方。

    中医处方(五)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中医处方(六)

    【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治法】舒肝解毒化石,胆结石秘方。

    【方名】舒肝解毒汤。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谭景祺方。

    中医处方(七)

    【辨证】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疏肝,理气,通里。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银昌方。

    中医处方(八)

    【辨证】气郁湿阻。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畅气机。

    【方名】胆石通消糖浆。

    【组成】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

    【用法】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将余药经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务使水面高出药材,经煮沸20分钟(指沸后时间),过滤。滤液合并静置沉淀24小时,再吸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溶解,出料前5分钟加防腐剂,过滤。滤液与木香提取液混匀,分装于100毫升,每次饭前15分钟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停药1周后进入下1疗程。冷和平方。

    【出处】冷和平方。

    中医处方(九)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胃肠实热。

    【治法】清热化湿,通里攻下,利胆排石。

    【方名】三黄排石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子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50克,双花15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厚朴12克,芒硝10克(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世忠方

更多中药材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