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扰。

    【治法】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方名】慢咽汤。

    【组成】熟地20克,当归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陈皮10克,皂刺12克,重楼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中医方剂(二)

    【辨证】七情郁结,痰滞咽中。

    【治法】疏气化痰。

    【方名】二四合剂加减。

    【组成】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朴12克,苏梗12克,生地9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家庄市中医院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

    【治法】滋养肺肾。

    【方名】咽喉甘露饮。

    【组成】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齐强方。

    中医方剂(四)

    【辨证】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利咽。

    【方名】新加甘露饮。

    【组成】麦冬2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豆根15克,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陆寒月方。

    中医方剂(五)

    【辨证】肺肾阴虚。

    【治法】养阴清热利咽。

    【方名】利咽汤。

    【组成】玄参12克,麦冬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5克,射干5克,生甘草3克,玉蝴蝶5克,瓜蒌皮10克,蝉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煌方。

    中医方剂(六)

    【辨证】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名】苦酒汤。

    【组成】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用法】将醋、半夏入锅内浸泡24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0.5%加),过滤,分装100毫升瓶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出处】蔡福养方。

    中医方剂(七)

    【辨证】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

    【方名】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组成】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蔹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四川中医》。

    中医方剂(八)

    【辨证】肺肾阴亏,阴虚血热,复感风邪,结于咽喉。

    【治法】滋阴凉血疏风。

    【方名】滋阴清咽汤。

    【组成】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石斛12克,蝉蜕6克,薄荷6克,桑叶4片,绿萼梅10朵,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中医方剂(九)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濡润。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养肾。

    【方名】百生汤。

    【组成】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柿霜6克,川贝粉(冲服)3克,甘草3克,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干祖望方

更多中药材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