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表,阻塞经络,营卫失和,邪聚肌肤,搏结不散。

    【治法】凉血滋阴,清热化湿。

    【方名】多妙汤。

    【组成】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文东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平素体虚,正气不足,腠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风邪。

    【治法】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

    【方名】加味玉屏风散。

    【组成】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文东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湿热内蕴,外感风寒,邪郁于皮腠而发。

    【治法】活血散风,清热利湿。

    【方名】汤。

    【组成】当归15克,生地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僵蚕15克,牛蒡子15克,白蒺藜15克,茯苓15克,元参15克,生首乌15克,焦栀子15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董守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感受风邪,郁于肌肤,营血不和。

    【治法】祛风止痒。

    【方名】抗荨麻疹散。

    【组成】胡麻15克,苦参15克,山豆根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日服2次。

    【出处】赵子信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风热挟湿。

    【治法】泄热消疹止痒。

    【方名】四皮饮。

    【组成】地骨皮6克,桑白皮10克,茯苓皮10克,生姜皮3克,生地12克,地肤子6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2克,夏枯草10克,蝉蜕6克,白蒺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廷刚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脾肺气虚,外受风邪,营卫失和。

    【治法】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祛风止痒。

    【方名】玉屏桂枝汤。

    【组成】炙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箭羽16克,地龙10克,蝉衣6克,大枣4枚,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出处】周德瑛方

更多中药材
  • 关于口苦口干口臭这个症状在临床是多见的,还见于许多年轻的小男孩或者小女孩,口臭,大家一般呢都是先看看牙科,有没有牙周炎呢这个表现,口苦口臭跟中医有什么关系呢?首先跟大家说它就是一个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肯定跟脾胃有关了,还有呢跟肝有关,肝气郁结......
  • 大家会经常的提到肾虚,一般呢,就是说男的肾虚比较多啊,女性会有肾虚吗?女性的肾虚表现有哪些呢?首先跟大家说女性也有肾虚,但是女性肾虚有什么表现呢?那肯定跟男性不一样,首先看一下就是造成女性肾虚的有哪些原因呢?第一点就是久病耗伤啊,也就是得了......
  • 这个咽喉炎呢,有哪几个表现呢?第一个呢就是咽痒,咳嗽,有些患者就是嗓子特别干,有些就是特别容易受刺激啊,冷空气也好,或者是这个有一些气味也好,你就会刺激得特别咳嗽,而且咳嗽的比较厉害,一般咳嗽厉害呢,痰都特别少。这样的患者有许多呢,就会去做......
  • 大家好,耳鸣呢是我们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耳鸣啊,跟耳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轻的患者我们叫做耳鸣,重的就会出现耳聋,听力减退。耳鸣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耳鸣这个病呢还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耳鸣呢一般有这样......
  •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