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黑色素瘤各种治疗方法

    黑色素瘤症状因分型而异,如属结节型者,初起为兰黑色隆起性结节,周围绕以红晕,迅速增大,破溃,很早发生转移;若是浅表扩散型,初起为斑疹,后变为结节,直径约2.5厘米,常

    呈弧形,褐色、黑色、粉红色甚至灰或白色。此外,亦还有恶性雀斑型,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①丹方:水银、白矾、青矾、芒硝各180克,食盐90克。

    ②糊剂:上丹方结晶18克,蟾酥、红娘、斑蝥各0.5克,洋金花粉1克。

    ①方各药混合共研,至不见水银珠为度,转入砂罐内加温,蒸去水分,使成“丹胎”,再将砂罐倒置于瓷碗内,盐水石膏封口后置于荷叶水坛口上,坛内装水约10公斤,罐内放炭火加热约2小时后,冷却瓷碗,取出粉末(以白色结晶为佳),研细后即为五虎丹。②方各药以面糊调制成糊状即得。用时涂布于癌肿表面。

    本方源于《湖北中医杂志》1982.4期,功能祛腐敛疮生肌,适应于恶性黑色素瘤。

    方二:

    猕猴桃250克,狗肉500克,鸡蛋2个或猪肉适量,猕猴桃根120克。先用猕猴桃和狗肉共炖汤服,后每天用猕猴桃根,鸡蛋或猪肉适量炖服,30克为1个疗程。

    本方源于《福建医药卫生》1976.2期,对眼部恶性黑色素瘤有效。

    方三:

    菊花、海藻、三棱、莪术、党参、黄芪、银花、山豆根、山慈菇、漏芦、黄连各100克,蚤休、马蔺子各75克,制马钱子、制蜈蚣各50克,紫草25克,熟大黄15克。将药共研细末,用紫石英100克,煅红置于2000克黄醋水中,冷却后将其过滤,以此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3次,每次25—30粒,饭后1小时温开水送

    服,禁食刺激性食物。

    本方源于《湖北中医杂志》1982.4期,功能清热解毒消肿,适应于恶性黑色素瘤。

    方四:

    牛黄50克,麝香30克,冰片40克,黄连90克,硼砂120克,雄黄60克,绿豆100克,柿霜适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3---4次,噙化。20日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再服用。

    本方源于《中西医肿瘤治疗大全》,功能清热解毒,消斑散结,适用于因热毒炽盛而致的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

    方五:

    熟地15—30克,杞果15—30克,山萸肉15克,何首乌、黄精各30克,茯苓15克,黑芝麻、黑豆各30克,丹皮15克,白蔹、木贼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西医肿瘤治疗大全》,功能滋补肝肾,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属肝肾两虚型。

    方六:

    五倍子粉、黄柏粉、青黛、枯矾末、橡皮末、生肌散各2份,珍珠粉1份。将药粉混匀过筛备用,每用少许,局部外敷。

    本方源于《中草药防治肿瘤手册》,功能祛腐生肌,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溃烂难敛。

    方七:

    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6克,泽泻10克,木通、车前子各6克,当归、生地各10克,柴胡5克,萆藓10克,茵陈15克,滑石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西医肿瘤诊治大全》,功能健脾化湿,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脾虚湿盛型。

    方八:

    当归、黄芪各15克,黄芩9克,生地15克,熟地9克,天冬、麦冬各10克,天花粉9克,红花、桃仁各6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何首乌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大成》,功能养血润肤,适用于黑色素瘤属血虚风燥之患者。

    方九:

    黄芪50克,人参4克(据病情常选用红参、西洋参、生晒参、太于参、党参),炒白术、茯芩各15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生地20克,石斛10克,藤梨根、猫爪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夏枯草10克,七叶一枝花20克,石见穿、鳖甲各10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来源于《中医函授通讯》19跖.15期,功能滋阴清热,补养气血,化瘀解毒,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

    方十:

    五倍子粉、黄柏粉、青黛、枯矾末、橡皮末、生肌散各2份,珍珠粉1份。将药粉混匀过筛备用,每用少许,局部外敷。

    本方源于《中草药防治肿瘤手册》,功能祛腐生肌,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溃烂难愈。

    方十一:

    熟地10克,龟板15克,黄柏10克,知母12克,山药10克,山萸肉9克,丹皮、枸杞子各10克,石斛15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大成》。功能滋阴降火,适用于黑色素细胞瘤属阴虚内热证。

    方十二:

    黑木耳39克,木贼30克,玄参12克,牡蛎30克,夏枯草60克,橘红12克,重楼、荆皮、半枝莲各30克,蛇莓、白花蛇舌草各印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四川中医》1983.5期,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

    方十三:

    首乌、狗脊、荆皮、木贼、重楼各30克,玄参15克,牡蛎20克,蛇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60克,黑木耳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更多中药材
  • 咽炎是我们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咽喉部位炎症长期反复发作所导致的。咽炎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两种,急性咽炎一般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咳嗽、发烧等症状,如果一旦转为慢性咽炎,则很有可能导致咽喉部位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建议......
  • 血瘀就是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通常引起血瘀的原因有三种:第一,外伤却没有伤口,仅在局部的皮肤上有瘀块和肿痛;第二,是血液运行不通畅;第三,受寒或受热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活血化瘀主要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那么,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大......
  • 黄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大家应该对这种药物都是耳熟能详的。还有一种中药材,也是非常的出名的,这种中药材的名字叫做丹参。丹参,是一种红褐色的药物。这两种中药材的功效都是非常的多的。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了强强联手,更可以帮助自己。于......
  • 很多人都可能有失眠这种现象,比如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轻微的噪音就会将我们惊醒,移动设备惊醒之后,想要再进入睡眠状态,就很困难,晚上睡觉的时间变得很短,并且睡觉的环境也不是特别好,比如睡觉的环境当中有轻微的噪声或者是有光线刺激。那么失眠之后究竟该......
  • 相信我们都有睡觉之前泡脚的习惯,对于睡前泡脚其实有很多的好处,能帮助我们缓解一天的疲劳,对于很多患有疾病的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其实有很多的功效,所以现在的人们常常利用中药材泡脚,对于不同的中草药其实效果是不同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