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历史观看中医发展

    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曾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认为人们研究问题多戴上了显微镜,对望远镜的观点,倒很少人注意。

    自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规模迅速扩大,中医的存亡与发展问题便备受争议,直至现在还有学者将中医列入“伪科学”,“取消”之语未了。而中医药业内人士无论是在临床还是科研方面,亦仍是觉得困难重重,倍感困惑。究竟怎样来看待中医及其发展问题?借助于“大历史观”,放开眼光,打开思路,或许有助于我们将其认识清楚。

    黄仁宇曾指出所谓“大历史观”,必须有国际性,要有四海为家的精神。显然倘若我们只把目光局限在某时某地,而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则往往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比如有不少人认为中医理论是独具特色的,仿佛特别高人一等而独冠全球。但如果我们放开眼光来考查这一问题,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中医有阴阳五行,希腊医学有四元素理论;中医有脏腑学说,藏医则用龙、赤巴、培根解释人体现象;中医用四气五味言说药理药性,蒙医则有二基、八性、十六功、六味的用药学说。甚至连被绝大部分人认为独具特色的经络学说,亦经学者考证认为人类医学发展的萌芽阶段都有类似channel或经脉一类的联系通道的叙述,古埃及、古印度、甚至远在南美洲的玛雅文明都有类似经络的沟通内外、行气输血的系统,而采用的疗法也包括有针刺放血、推拿、热灸、拔火罐和膏药加热贴敷等。所有这些都提示我们人类文明早期由于各地医家所处的人文地理、社会历史不同,从而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人体周围的环境和人体的生理、病理,这些早期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各地医家用不同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和实践经验的言说。其他古代医学理论在文明的发展变迁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废弃淘汰,而中医理论因为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得以传承至今并仍在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只有从这一点上来考察中医理论才具有特殊性。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古代学术体系的特点?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中的一段论述亦很值得我们深思:“事前造成理想上的数学公式都须用在真人实事上,以一种象征性的指示当作实际的设施,注重视觉听觉上的对称均衡,不注重组织的具体联系,这些都与传统中国思想史有关。这也是初期政治早熟,技术供应不及时的产物。……于是只有将原始片面的见解牵扯着笼罩着去推衍出来一个内中凡事都能相互关联而有规律性的宇宙。”这段对王莽新政的评述不但适用于古代中国政治史,推而广之及于古代医学理论甚至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史,亦从某一角度揭示了其特点。

更多中药材
  • 大家都知道,杏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而杏仁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了,所以有很多人会买上一点杏仁,空闲的时候就会吃一吃,既可以当做小零嘴,又对身体有好处,杏仁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预防疾病了,而且还可以延缓衰老,这主要得益于杏仁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
  • 红花,艾叶,我们都知道,而且生活中也能经常用到的,艾叶活血理气,祛寒湿,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两者在一起的作用可谓相辅相成,疗效更好;很多人都会每天准备一盆水加入适量的红花艾叶泡泡脚,缓解一天来的压力,那么红花艾叶泡脚禁忌你知道吗,并不是......
  • 在古代的时候,女性一直都处在地位低下的情况,有很多女性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嫁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要怀孕生子,所以体虚的女性就有可能会出现胎动不安或者是见红的情况;艾叶有治疗胎动不安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温经止血,是不错的药材,那么究竟艾......
  • 地锦草,是一种非常有名的中医药材。地锦草,一般是一年两熟,在夏天或者是秋天的时候人们就可以收获了。地锦草的外貌并没有多么出众和好看,只是一般的普通的绿色的植株。地锦草的药用价值是非常的高的,可是大家好像并不知道地锦草的药用价值有什么。那么,......
  • 萝卜可以说一样是浑身是宝的食物,萝卜可以做成菜或是汤,在我们享受萝卜的美味时有的时候我们却忽略了萝卜籽的功效,萝卜籽有消食的作用,而且还不不理气并且化痰,平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喝,对于治疗胃不舒服和消化不良效果很好,通过下文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