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专家呼吁删除教材中鲁迅对中医的不敬言语

    为了乘奥运东风,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风采,促进东方科学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第三只眼看中医》正式发行。

    在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举行的首发式活动中,我国7位长期致力于东方科学文化研究和

    传播的知名学者、被誉为“东方科学七君子”的毛嘉陵、刘长林、宋正海、张其成、姜岩、曹东义、黎鸣(按姓氏笔划为序),联名发表了《东方科学迎奥运宣言》。

    著名国际科技新闻记者、科技史学博士姜岩宣读了《东方科学迎奥运宣言》。该《宣言》认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会产生出不同形态的知识或科学。如果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体系笼统地都归为一种大而全的“科学”,不仅不利于人们对不同科学体系的认识和研究,而且很容易造成“混乱”,甚至还会不合理、不公正地把处于“强势”的科学体系作为标准去评判其他科学体系。因此,在西方还原论科学主义盛行、科学文化多样性被强势文化严重践踏的形势下,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百花齐放”,有必要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区分,分别称为“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东西方科学各具特色,正好相互对应,可以完美地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共同造福人类。发展东西方不同的科学文明,不仅有利于丰富全人类的认知,而且有利于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追求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生存发展的理想,与奥运精神不谋而合。

    中医药学是东方科学,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仍在继续发挥着不可被替代的作用。中医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治未病”的主张,与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也是一致的。《第三只眼看中医——破解中医药生死密码》从哲学的角度,用清晰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和不可争辩的事实,对中医药百年是非进行了彻底澄清。并以中医药为例,证实了东方科学的客观存在,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东方科学知识创造的特色和价值,提出了只有彻底转变对“科学”本身的认识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为中医药等东方科学寻找到生存发展的光明大道。

    《第三只眼看中医》的作者、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助理兼总编室主任毛嘉陵,在首发式上毛嘉陵痛陈反中医人士的“5宗罪”后,代表“东方科学七君子”发出了以下3点呼吁:

    一、国家要确立东方科学的学术地位。呼吁和期待有关部门组织学术界对“科学”一词进行重新解释,使其能够充分包容东西方科学知识体系。要将修改后的最新的“科学”词条,编进《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这样就可以从学术源头上去改变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从根本上避免少数人将个人的一己之见忽悠成所谓的“国际上的科学标准”后,以此对不同于西方科学形式的知识体系和与己意不合的学术观点,打棍子、扣帽子,破坏正常的学术创造和学术争鸣。

    二、国家要重视东方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为东方科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名人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片面看法,已到了应该予以重新认识和进行必要“清理”的时候了。

    强烈要求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教材中删除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我们不反对将文化名人的各种观点全文收入其个人专集中,但坚决反对将那些明显错误的言论编进中小学教材中,因为这样会误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社会要净化学术空气。学术之争不能娱乐化、政治化处理。更不能对一些并非学术性的话题,打着学术争鸣的旗号进行“炒作”。不管你是什么“级别”的专家,都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自知之明,不能轻率地对不了解的学术问题和专业领域,发表不负责任的议论,阻挠受到国家认可和扶持的相关行业的发展。

更多中药材
  •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
  •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