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给宝宝一副好肠胃

    给宝宝一副好肠胃

    年轻的父母一定要知道这样一个道理——送给孩子什么样的美食,也不如送给孩子一副好肠胃;吃什么都消化,才能吃什么都香。

    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孩子们吃的东西是越来越精,看过本文,也许您会觉得,原来我们给宝宝准备的各种好吃的、精细的食物,都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啊……

    新一代的儿童,不但需要适应自己民族的膳食习惯,还要适应全国各地的饮食习俗,有条件的儿童,还要尝试接受全世界不同民族的食谱,越是对食品有着广谱的适应性,就越是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生活,保持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这也是遍尝天下美食的先决条件。

    新生儿从母乳中即能品尝到母亲进食的“食谱”,你想不到吧?不仅品尝,新生儿对味道还有记忆,小时候尝到的味道越是多样化,其对食品味道的记忆库存就越丰富,将来长大了,对不同“食谱”的接受能力和适应性也就越强。任何人都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能够坦然地接受,而对从没有遇到的新事物就有着本能的警惕与拒绝。

    5个月的幼儿闻着五谷香会流口水,说明他们已经不甘于自己的“食谱”仅是奶水了,他们强烈地要求吃多种多样的食品,并且有着强烈的对固体食物那种“口感”的要求,因为他们需要磨牙了。如果吃不到,宝宝就会抓住所有碰到的东西送到嘴里,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我就是要尝一尝、啃一啃,让我痒痒的牙床舒服点儿。而此时,宝宝的胃肠道也做好了迎接固体食物的准备。

    妈妈应及时、大胆地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而且食物越是粗糙,对宝宝口腔、胃肠壁的力学刺激就越大,肠壁肌肉的推动力也就越大,这样才能练出宝宝强有力的消化道推动力。年轻的父母一定要知道这样一个道理——送给孩子什么样的美食,也不如送给孩子一副好肠胃;吃什么都消化,才能吃什么都香。

    几个月的孩子,要吃粗的、硬的、多样化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添加什么样就排泄什么,大便中带着整块的菜叶、整瓣的橘子,成块成粒的,半干不稀的,次数也是忽多忽少的,搞得全家心神不宁;这孩子是不是吃多了?是不是吃坏了?是不是消化不良了?于是立即改变方针。

    其实大可不必,只要孩子不哭不闹,照吃照玩,大便的次数并不重要,食物未经消化就整个地拉出来了也算正常,只是食物没有起到添加营养的作用,它只充当了锻炼肠胃的训练器械——运动是需要器械的,肠胃也不例外。慢慢地,宝宝就在“训练中”适应了,对吃进去的食物也能够完全地消化、吸收了,大便的性状也就好转了。

    如果家长此时退缩了,宝宝也就失去了肠胃锻炼的最好时机,肠道的推动力及适应能力便会出现发育停滞,只要食物的冷热、硬度、数量略有变化,宝宝的胃肠道都会难以适应,立即给全家人颜色看的。

    如果在宝宝的婴儿期喂给过于腻的食品,容易造成热卡过剩,而当时脂肪组织的增多并不明显(即便有,也不会令人担心),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孩子越胖越好看,越逗人喜爱。可是一旦孩子长到青春发育期,体内激素水平就会发生迅猛的变化,会激活其婴儿时期的进食模式,产生亢奋而导致孩子一生肥胖,这是所有家长都不愿意而又无计可施的。

    愿我们的第二代能够尽享人间的口福、消化天下的美食而又不失健康、健美的体魄,每一位父母都应当抓住婴儿成长这个阶段的不同心理需求,及时添加辅食、添加粗“饲料”,切勿失此良机,延误孩子的终生而追悔莫及。

更多中药材
  •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
  •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