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何谓床上十段锦,怎样锻炼?

    所谓床上十段锦,包括吐浊、纳清、通经、达络、宽胸、顺气、强筋、壮骨、晃海和归根等十段功法。下面将其练功方法介绍如下:

    (1)吐浊:具有祛病除邪之效。方法:晨醒或晚间临睡前,在床上取仰卧式,两手作抱球状,置于少腹上,约距腹皮18厘米许;闭目瞑心,面带笑容,使形神两松。同时使舌自然轻触上腭,然后进行吐纳。以“先吐后吸”、“吐多吸少”、“吐念吸静”、“口吐鼻吸”为准则。即先吐气一口,然后吸气,凡6次,吐时按“六字诀”的字音进行默念,每次默念一字(唏、呵、呼、口四、吹、嘻),以排除脏腑浊气。

    (2)纳清:有吸纳清气以培补元气、壮肾阳之效。姿势同上,惟此时当着重凝神。吐纳时应以“先吐后纳、纳多吐少、吸念吐静、口吐鼻吸”为原则,即先平直其身,吐气一口,稍停,然后吸气,凡6次,吸时默念上述六字,吐气时不念,还须将吸气时间延长,使吸气较多。

    (3)通经:具有通畅任督二脉,消除积滞之效。第二段功法练完后,丹田之气已较充足......

更多中药材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