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能量医学导纲及中医心理疗法流程

    医学导纲

    正宗中医学的核心就是对气、对场,或者通俗似的说就是对能量的模拟和调整。

    记得《思考中医》刘力红教授说,开中医方子就是开时间,也就是开春夏秋冬,也就是开能量,开场。

    仿佛先生的针灸新作,讲高明的针灸师就是在治气治场,或者是对能量的调整,针灸按摩的核心就是的气,也就是的酸麻热胀疼,不惯有什么方法得气,辨对了阴阳、三阴三阳,治病很简单。包括三七先生说服药反映,就是得气了嘛,得气就行,不管用什么方法,包括佛家、道家的阴阳双修,说穿了就是要的气,受气,保养先天元气,提高后天能量运化能力。

    老牛论医谈保精的重要,说白了就是保养先天能量,这是中医补肾派和火神派的核心。也是先天储存的能力强了。

    三七先生用药口诀及刘文澄先生的《太极药学》就是深得补肾派的精髓。至于三阴三阳开和及各经传变就是能量的核心开关与能量的整体调整。

    刘太医三分养、七分治是脾土派的核心,说穿了就是脾胃调整好了,吸收能力强了,其它毛病自然强了。也是吸收能量的能力强了。

    温病派,重凉药,是古代人民劳动强度大,容易上火发炎,所以用点凉药九就解决问题了。开凉药就是降低能量。

    寒热这个东西,确实一年的运气和这个大的六十年的运气都会有一个不同。如果是偏于阳明燥金之气主令主时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众多的阳明证。所以58年温疫,蒲辅周先生不是用的白虎汤吗?也有这种温病,温病的性质偏于阳明,阳明燥火之气太盛了。

    三七先生认识很高明,确实按堪舆学来说,一天十二时辰,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除了60年一甲子、五运六气外,还有按180年(30年一运),360年(60年一运),邵康节几万年来计算,或佛家什么佛出世来计算,时间尺度不同,得出结果不一样,对中医学、易医学、时间医学有很重要的意思,做为一个好的中医师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根据不同的尺度,拟出不同的通治方子,这才叫高明

    开时间,也就是开能量,开场

    至于申永彪先生治病也很神奇,核心是用泻药,用泻药就是开渠,也就是疏通能量渠道。

    包括国外的顺势疗法,也是开能量,好比给人体一个很好的全息信号,再让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去放大,去修复。

    人体使用手册,把人体精力比作微机电压、电源、系统,那更是能力疗法。

    至于象数疗法,信息疗法,中医祝由术,周易疗法,术数疗法、气功疗法更是能量疗法,只是立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用的理论模型不同,出现无极、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和,十二时辰,二八,二九,地煞36,天罡72,一○八,49,五一,六十四卦,等无数模型。

    但我认为越是真东西越简单,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就行了,也就抓无极,就是佛家讲要见性,但是一般人做不到,进而取其次,抓阴阳,郑安钦老先生看病看本质,大道至简,再不行抓住五行,也就是三阴三阳(但要运用系统方法,就是五行理论),再往后越来越复杂,落到下工的水平,就像今天西医,一个病一个治法,把病人当可以拆卸零件的机器,很可笑。

    所以看问题要看本质,治病要治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要求人很高,也很考人,但治病也很神奇。

    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思路:

    1.能否先补脾胃,用七分养、三分治(太医养生宝典);

    2.象申永彪老师先用下发(按摩有开气门的说法,不开气门,犹如关门捉贼,很有名的古典脏腑按摩发也是要先打开气门);

    3.用的三焦学说然后用三焦全息疗法,整治河道,调理三焦(所谓的枢机);

    4.在用三七先生理论或火神理论或深山老牛的补肾发。则中医系统发大备也,疾病无不治也!)

    所以我认为中医核心就是能量医学。

    心理疾病也于能量有关,中医不是有用五情治病嘛,通过这个思路,可以拓展出很多这病的方法。

    心理诊疗有几种,老式的是弗洛伊德的谈话式,拖的很长,是贵族式的,不是平民化,新式的心理治疗是以NLP为理论,快速的,记下能见分晓,我想开的主要是NLP为主,结合家庭排列,能量疗法,穴位疗法,密宗菩提心,很快很简明的,在网上可以教人以方法,规范化、程序化的东西。

    中医心理疗法流程:

    1.先用刘善人、王善人的办法(《王凤仪嘉言录》),忏悔自身问题,解开心结;

    2.发菩提心,想自身得病是为众生受苦,坦然相待,放开心量;

    3.我想开的主要是NLP为主,结合家庭排列,能量疗法,穴位疗法,解决针对性问题;也可进行简单的中药、针灸、或祝由术、象数疗法、周易疗法。

    4.多做好事,多做功德,善事,多为大众服务,清洗心障,巩固疗效。

    思路不成熟,请先生评判。

更多中药材
  • 首先对于补益类中药,最好是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肠润便的药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肠胃的积滞。而对于消化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最好是饭后服用,因为这个时候胃中存在较多的食物,药物和食物混合可以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其实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
  • 我们中医讲发为血之瘀,就是头发与血有关系,为什么好多这个血虚的病人会引起脱发,血虚的话,对我们这个这个头发的营养达不到就会脱落,最常见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时这个门诊上的白领,这女同志会多一点,这个熬夜心情不好,时间长了,头发脱落,不是完全脱......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