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古今第一误方六味地黄丸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一

    古今第一误方 六味地黄丸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一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配伍组成,最早见于北宋太医丞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疗小儿“五迟”之证。钱乙深谙仲景之道,考虑小儿乃纯阳之体,故以肾气丸减去附子、桂枝,易干地黄为熟地黄。李东垣、朱丹溪等人不明就理,以偏概全,视钱乙为滋阴派的先驱,又搞出个益阴肾气丸、大补阴丸等等。更甚的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把其列为补养方剂第一方,号称“补真阴,除百病”,诱使后人误入滋阴误区。

    今人以大白鼠为标本,证实可增强其记忆,增强体力。不仅中医用来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消渴等症。他人也用来治疗糖尿病、急慢性肾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甲亢、骨质疏松症或骨质增生、慢性腰腿痛、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萎缩性鼻炎、肿瘤。

    以为它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能,故成为现代人养生保健的首选药。结果,造成一窝蜂的抢购热潮,似乎中国人民都阳亢。据媒体传小巨人姚明也服用六味地黄丸强身健体,不知是哪位二五零保健医,这等好混饭吃,可甭给主顾强健出个宗筋迟缓。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小计量阿司匹林样作用,冠心病人长期服用,就是为早一天作支架抢位子。

    是药三分毒,六味地黄丸也不例外。除了对阳虚畏寒、脾弱便溏可加重病情外,据报道可引发严重肝硬化患者吐血,就是阴虚患者长期服用也会上火,若想“引火归元”非仲景肾气丸莫属。

    仲景肾气丸并非滋阴药也,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晶药多量重,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正如柯琴所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又如张介宾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类经》卷14),反之亦然。临床能见到几个纯粹阴虚之人,肾阴又为何物?

    六味地黄丸如同只添灯油,不续灯捻子,不知这盏油灯能旺燃几许?

更多中药材
  •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其中有一类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那么它的症状就是一个头晕,经常我们说这种小关节紊乱,导致我们颈椎破坏之后,那么它就会出现椎动脉的供血这种不够,过性的痉挛,导致一过性缺血系列症状。这个很多病人到恐惧,脖子不太敢动,越不动越加了......
  • 膝关节炎的治疗呢,我们提出了一个三联疗法,传统上我们认为【三分治七分养】,现在我们发现其实更多的这个运动才是核心要素。我们改一个字,【三分治七分练】,这个一字之差含义不一样了,特别突出这种运动的这种效果,特别是我们说臀腿,大腿前面后面,里侧......
  •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