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行生克 谈传统养生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林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这天她抱病在床,薛宝钗前往探视,谈及“食谷者生”时说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看,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 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这里,薛宝钗寥寥三语,却道出了传统养生中有关五行生克的真谛。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大基本要素。《国语》有云:“故先王以土、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

    五行的基本规律是相生与相克。所谓“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每一生都有“生我”和“我生”的相向关联。所谓“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每一克均有“我克”和“克我”的相向关联。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运行不息。

    五行之间,除了正常的生克关系,还常会发生相乘、相侮的异常现象。所谓“相乘”,即按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有乘虚侵袭的意思;所谓“相侮”,指与相克次序相反的克制异常,有恃强凌弱的意思。比如,木气溢金,金不能制木,那么,木气就会去乘土,而反过来还会侮金;反之,木气不足,则金来乘木,土反侮木。

    可见,五行的生克,要求恰如其分,既要防不足,又要防太过,中医的“辨证,就“辨”在这里。

    根据上述理念,古代医学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五行与个体的体内和个体的体外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自我保健一目了然:

    比如,肝属木,怒伤肝,以悲胜之,以恐解之。因为,怒则气盛,气盛则肝举叶张;悲系于肺而属金,金能制木;恐系于肾 而属水,水生木。此系就体内环境而言,余类推。

    再就体外环境而言,春天保健之要,在于保肝,严防风邪侵袭。所谓“春捂”,道理就在于此。余类推。

    行文至此,我们不妨再回头看薛宝钗的话:“肝气一平,不能克土。”肝属木,脾胃属土,木与土相克,木生火,肝火太盛要伤及脾土,肝火一平,就不能再克脾胃,就能和顺地摄取食物的营养。瞧,说得多形象,又多贴切,叫人不能不心服。

    古人认为,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其相乘、相侮,是宇宙万物的组合、生灭、循环、演变的方式与规律的本始,也是人们养生保健的本始,古医学家张景岳说得好:“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克);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克)则亢而为害。”因此,我们讲究养生保健,务必遵循五行规律;遵循五行规律,务必辩证有度。

    然而,话说回来,囿于时代的限制,古人的五行理念不可能臻至严密的科学体系,而人体的健康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运用五行理念于保健,应切忌形而上学、牵强附会。

更多中药材
  • 湿疹呢,比较痛苦,出水啊,又痒啊,大面积长了之后,整个脸上头上都是,看起来也不好看,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反复发作,尤其是在夏天啊,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湿重,什么叫湿疹?湿邪浸淫皮肤,今天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湿疹方面的病例。这个患者呢,杨先生......
  • 经络中医来讲是整个身体气运行的一个通道,而且它对人体作用的确非常大,因为我们中医讲说人这个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比如说肺和大肠相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这表里怎么实现呢?它怎么连接的?实际上就是通过经络进行连接,就研究咱们这个中医......
  •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虐。采收加工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材性状:跟较细,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裂平坦,不显纤维性,......
  • 党参能益气养血、健脾、补肺生津,跟人参有类似的功效,但是药性平和,它补气而不上火,补水而不生湿,养血而不滋腻,所以还有个小人参的称号。正因为它的药性平和,所以跟各种不同药物的搭配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党参配黄芪,适合虚咳气喘、易疲劳、抵抗力差......
  • 一、天麻富含天麻素、香荚蓝素、抗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有抗气绝、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吸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吸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失痹、小儿经风等症。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