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桑树的药用

    提起桑树,人们自然联想起蚕和丝。我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的国家,据说黄帝的妻子就是养蚕的鼻祖。我们的祖先不但种桑养出了蚕,还逐渐认识到了桑树丰富的药用价值。

    桑叶,甘寒无毒。其性轻清疏散,有润肺、平肝、明目等功效,可“除寒热,出汗”(汉·《神农本草经》),多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头痛、目赤等证,常和菊花、连翘、薄荷等同用,如桑菊饮;治疗燥热伤肺导致的燥咳无痰、鼻干、咽痛可配以杏仁、沙参等,如桑杏汤;还可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胀痛,多配生地、白芍、石决明等。

    桑枝和桑白皮分别取自桑树的嫩茎和根皮,都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治疗尿少、浮肿等证,单用水煎内服或外洗均有效。所不同的是,桑枝偏于祛风通络,手脚关节肿胀、屈伸不利的患者可用桑枝20克,花椒10克,煎水熏洗,效果较好。桑白皮善泻肺平喘,治肺热喘咳、痰多上气效果不错,临床多与地骨皮、甘草合用,如泻白散。

    桑树的果实桑葚有滋阴养血、补肾益精、生津润肠的功效,除当水果生食外,还可制成膏滋,慢慢服用。具体方法是取新鲜黑桑葚,加水用沙锅文火煮烂,取出以纱布滤去种子和果蒂,再回锅加蜂蜜适量收成流膏,贮于瓷罐内即可。每日睡前取一至二匙加水冲服,可治疗血亏阴虚造成的眩晕、目暗、耳鸣、失眠及须发早白、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等证,是古人服食养生的良方。但要注意,桑葚虽好,只是过于寒凉,儿童和经期妇女应少食为宜。

    (来源:健康报)

更多中药材
  •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
  • 三七粉是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保健类药物,又被称之为“金不换”。在《本草纲目》中,三七是上品,可以长期久服,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自古以来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说法。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如今关于三七粉容易伤肝的说法也是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