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肝病良药——泥鳅

    泥鳅,又名鳅鱼,凡湖泊、沟渠、水田中皆有,资源丰富。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泥鳅是高蛋白、低脂及的优良食品,而且还含有钙、磷、铁及维生素A、B1、B2和尼克酸、烟酸等。在日本,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人们把它当作高级营养补品。

    泥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泥鳅性平,味甘,无毒,能滋阴清热、补脾益气、祛湿、兴阳。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脾虚瘦弱、黄疸及小便不利、津伤口渴、痔疮、疥癣、肾气不足、阳痿等症。

    泥鳅对急慢性肝炎具有独特疗效。泥鳅粉能明显促进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对肝功能其他项目的恢复,也较一般保肝药物好;对迁延性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炎。据临床报道,泥鳅粉治传染性肝炎有效率可达87%以上。泥鳅粉的制备及用法:泥鳅500g,放清水中养5~7日,待污泥吐净,捞出放瓦上焙脆干,有条件的可用干燥箱烘干(温度以100℃为宜),将干燥的泥鳅研成粉末(配方中加适量薄荷更好),每次服10g,每日3次。

    泥鳅的食法颇多,如《濒湖集简方》载有“鳅鱼羹”:泥鳅250g,猪油50g,加水适量煮成汤,加少许胡椒、食盐调味服食。该方可治肾虚阳痿,去胡椒则可养阴清热、生津止渴,治温病热甚口干、渴饮无度,以及小便不利等。《泉州本草》有“泥鳅炖豆腐”:用泥鳅500g,豆腐300g;泥鳅除去腮及内脏,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及食盐,煮至半熟,再把豆腐放入锅中,炖至泥鳅熟透即可,宜空腹温热食用。此方能补脾利湿,对黄疸、小便不利及脾虚胃弱者有良效。《食疗本草学》有“鳅鱼参芪汤”:泥鳅120g,用油煎黄,再加入黄芪、党参、大枣各15g,山药30g,生姜5g,加水同煎,去渣取汁服。此方有补脾益气养血作用,可用于气血不足或营养不良、消瘦、倦怠乏力等。

    此外,将泥鳅10条,阴干,除去头尾,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黄褐色,再与等量荷叶研末,每次吞服1~3g,一日服2次,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食疗。

更多中药材
  •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
  • 咽喉炎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说话、唱歌、以及在饮食上特别不规律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咽喉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部位发热、红肿甚至是疼痛,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精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患上咽喉炎应该怎么办,下面小至就来跟大家分......
  •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
  •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