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蒙医正脑术—震荡疗法

    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人善于骑马射箭,不可避免会出现坠马骨折、关节脱位、脑震荡、刀箭伤等症。

    汉代文献中记载,有一次苏武受了刀伤,匈奴医生掘了一坑,加上热灰,将昏厥的苏武放在热灰上,蹈其背而使其脱险。

    关于蒙医治刀伤用何种器具,至今尚未发现,但他们把生活中用的剪、刀、铗等做为手术工具,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后来才发现了专门的医疗用具。

    匈奴人很早就掌握了青铜铸造工艺,制作箭镞、刀枪、戟等军械和针、刀、剪等生活用具及装饰品。伊克昭、巴彦淖尔等地的出土文物证明,匈奴人用于外科手术的也有青铜器具。1979年在乌审旗东部的一个古代战场遗址上,发现了不少青铜制品:匈奴箭镞,装在一口陶罐里的青铜刀三把,精制的青铜铗三把,小青铜针三支。经考证,认定这是一套匈奴时代的外科军医器械。

    蒙医正脑术是蒙医的一大治疗特色,被整理载入了不少著作里。18世纪伊希巴拉珠尔《四部甘露》,以“蒙医正脑术”为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治疗脑震荡的方法。

    《诊治百病古代方经》的蒙文手抄本载:“小童脑震荡,挖地坑,将患童倒悬其中,拍打脚心三遍”。更有趣的是,“骆驼脑震荡”,“包其头用木榔头拍打”等。由此可见,蒙医正脑术对人畜都有疗效。牲畜正脑法的临床实践也许对人的正脑方法提供了科学实验性经验。无论如何,这些都是“震荡疗法”。

    另外,治疗内脏器官创伤、腰部损伤的“震荡”疗术亦流传至今,有些疗法已编撰成书。例如《诊治百病古代方经》里介绍了治疗肝损伤、腰损伤等各种方法。这些治疗各种损伤的传统经验至今还流传在民间。

更多中药材
  •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42岁的男性,他来找我的时候主要表现就是这个,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个胀闷,还有呢就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容易生气,心烦,晚上睡觉呢也是特别容易做噩梦。我看了一下他的脉象呢,是弦滑脉,苔是白腻,有齿痕。从上面这些表现呢,中医就给......
  • 它分三种吧,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是克罗恩病,还有一种呢,肠镜经常打出这样的报告的,慢性结肠炎,结肠炎症改变,结肠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肿啊,甚至有一点点渗血了,重的呢可能会有糜烂,这个就是结肠炎在肠镜下的表现。对于患者来讲呢,一般患者......
  •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