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傣醫“四塔”与佛教“四大”

    佛教"四大"論人体

    "四大"為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譯,即地、水、火、風,是构成"色法"(物質現象)的四种基本原素。

    佛教認為,世界万物和人之身体均由"四大"因緣湊合而成,因緣湊合則生,因緣分散即滅。人体諸病是因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那些兼通醫道的高僧已經用四大來說明生命起源、人体构造、生理功能及疾病成因。

    傣醫"四塔"論人体

    傣醫"四塔"又名"塔都檔細"。"土"傣語稱"塔拎","水"傣語稱"塔喃","火"傣語稱"塔菲","風"傣語稱"塔攏"。

    傣醫以土代表机体五臟六腑及組織器官,水代表机体內的物質儲藏,火代表熱量,風代表机体的机能活動。人類和其他一切生物的繁殖、生長、發育都必須依賴風的資助、火气的溫煦、水血的滋潤、土气的運載。

    "四塔"諧和,万物才能生長,人体的五臟六腑、組織器官、精神意識方可生長延續。四塔在正常情況下是依照俱生,相互依止,互不离緣的。机体的四塔只有處于平衡協調,才能保持健康,四塔偏盛偏衰則疾病發生,四塔崩潰則生命活動停止。《帷蘇提麻嗄》云:"四大合和,人育健壯"。《巴腊麻他坦》云:"四大失調,百病纏身,百節疼痛,坐臥不宁"。

    "四塔"与"四大"的區別在哪里?

    傣醫"四塔"的特性,与佛教"四大"的"堅、濕、暖、動"基本一致。

    所不同者,佛教以此說明人身無常、不實、受苦,勸誡眾生不應執著。如《圓覺經》謂"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而傣醫則結合人体,將其分為多种物質形相,如土有20种,水有12种,火有4种,風有6种。用以解釋人体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指導辨証施治。傣醫診斷專著《嗄比迪沙嫡巴尼》云:"誰要當好摩雅(醫生),首先必須精通’四塔’,方知病處"。

更多中药材
  •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
  •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