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第八章第二节针灸疗法的先驱

    针灸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它还有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经济安全之优点。因此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而且越来越被医学界推崇,逐渐流传到国外,为世界人民的医疗

    保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壮族先民的某些发明创造对针灸医学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前所述,于壮族聚居的广西武鸣马头乡西周至春秋战国古墓出土了两枚青铜浅刺针,已经考证认为是两枚浅刺用的医疗用针。说明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已使用针刺治病,而且针具的锻造技术已具相当的水平,同时亦说明瓯骆地区是针刺治病、九针的发源地之一。无怪乎《内经》曰:"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从武鸣马头乡青铜针与洛阳西商崖铜针、内蒙古青铜针、河北满城金银针的比较来看,就年代而言,马头乡青铜针最早;从形状上看,马头乡青铜针形状独特,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就质地而论,马头乡青铜针与其他地区出土的针具不相上下。说明在2000多年以前,壮族先民不仅具有高超的制针技术,而且从总体上看,壮族先民的针刺疗法乃至医药整体水平在当时处于先进行列。

    另外,1976年在壮族聚居地区贵港市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3枚绞索状银针,亦被确认为医疗用针,并且是迄今为止我国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绞索状针柄的金属制针具。这种针柄对后世针具的针柄造型有深远的影响,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针具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壮族先民对针刺疗法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壮医针灸之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详见第六章第六节),大大地丰富了中医针灸疗法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自1986年被挖掘整理应用以来,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已被认定确为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的疗法,现已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12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已有300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本疗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厂贡献。

更多中药材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
  •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有四味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通过它的温燥之性来减少湿痰的产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同样是一味燥湿化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