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第八章第七节对壮族保健的巨大贡献

    一、火的使用

    在柳州白莲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烧骨、烧石、烧炭的遗迹,说明壮族先民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使用了火。火的使用对人类的卫生保健非常重要:①火可以御寒、防兽。瓯骆地区雨水多而潮湿,由于居住条件的恶劣,人们易患各种与之有关的病证,火的使用可以预防或治疗这些病证。②火的使用改变了壮族先民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从生食过渡到熟食,缩短了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同时火对食物起到一定程度的灭菌杀虫作用,减少胃肠疾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扩大食物的范围,促进壮族先民大脑的发育和身体健康。③火的使用为热熨法、灸治法等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干栏建筑

    干栏式民居建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实际上,壮族先民瓯骆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比文献记载还要早得多。如第五章第八节所述,这房屋是壮族先民在潮湿多雨,瘴雾弥漫,毒蛇猛兽出没的恶劣环境下求得生存的重要卫生保健手段,至今在壮族地区尤其是多雨潮湿的山村仍可见到新建的"干栏式"房子,足以证明干栏建筑的实用性。

    三、体育锻炼

    壮族先民很早就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广西宁明县花山崖壁画所绘人像,正面多为两手上举,肘部弯曲成90°~110°,半蹲状,两膝关节亦弯成90°~110°。侧身的人像多排列成行,两腿向后弯曲,两手向上伸张。经专家研究认为,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都是一种典型的舞蹈动作或功夫动作形象。人们对于这些舞蹈动作间接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当然可以做出种种猜测或分析,但决不能忽视它的直接效果--却病强身,特别是对腰、膝、肩、肘等处关节肌肉的锻炼,是显然而肯定的。舞蹈在早期医疗实践中的地位,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从华佗的五禽戏中可以得到证实。壮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阴湿多雨,脚气、风湿、身重等为常见多发之病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故而壮族先民创造了这些具有宣导滞着、疏利关节作用的舞蹈动作,并作为永世流传的防治疾病的方法而绘制下来。

    壮族自古以来就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贵港市和西林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铜鼓上,有许多舞蹈的形象,舞姿有的重心偏后,上身微微昂起,双臂前后屈伸,并上下摆动,似乎是在模仿鹭鸟振翅飞翔时的矫健姿态。学者指出,在古代,铜鼓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多是"相攻击敲鼓以集众",也作战争或群众集会的指挥器和信号,亦作为祈神祭祖之用,同时也是群众娱乐的用品,为壮人宝贵之物。铜鼓身上以人体为形象的各种图案,是一个个造型优美、流动着的舞蹈动作及各种欢乐舞蹈场面的起初写照,并由此可看到气功导引、引舞疗疾之物理疗法的雏形。

更多中药材
  • 这个咽喉炎呢,有哪几个表现呢?第一个呢就是咽痒,咳嗽,有些患者就是嗓子特别干,有些就是特别容易受刺激啊,冷空气也好,或者是这个有一些气味也好,你就会刺激得特别咳嗽,而且咳嗽的比较厉害,一般咳嗽厉害呢,痰都特别少。这样的患者有许多呢,就会去做......
  • 大家好,耳鸣呢是我们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耳鸣啊,跟耳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轻的患者我们叫做耳鸣,重的就会出现耳聋,听力减退。耳鸣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耳鸣这个病呢还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耳鸣呢一般有这样......
  •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
  •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