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季治“热”症多吃点苦

    传统中医认为,夏时火气足,正是苦味当时的季节。夏日不妨多吃点“苦”,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史书《周礼》中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意思是说,大凡调配饮食,春天多酸味,夏天多苦味,秋天多辣味,冬天多咸味……

    传统中医认为,夏时火气足,正是苦味当时的季节。夏日不妨多吃点“苦”,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苦味蔬菜各有所长

    代表性苦菜——苦瓜,含有一种独特的苦味成分金鸡纳霜,它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起到解热作用。夏季多食苦瓜能够降暑、治胃热疼痛、呕吐腹泻等多种疾病。

    青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苦笋——味苦且甘,性凉而不寒,具有消毒解毒、减肥健身、健胃消积等功效;

    芜菁——食积不化、热毒风肿的患者食用有很好的疗效;

    专家提示:如果平时食用米面、鱼肉蛋类酸性食品较多,则血液呈酸性,易患感冒,神经衰弱,不易愈合伤口,记忆力减退,可多吃些苦味碱性水果、蔬菜可予以改善。

    苦味饮料苦出健康

    啤酒——有“液体面包”之美誉。炎炎夏日,每天适量喝些啤酒可起到清暑、解热、利尿、助消化等作用。

    苦丁茶——咽喉炎、口腔炎、高血压、肥胖症、急性肠胃炎患者的首选饮品。苦中带甘甜,常喝还可以排毒养颜。

    专家提示:苦味饮料虽好但不能多喝。比如长期暴饮啤酒会造成体内脂肪沉积形成“啤酒肚”,还会引起心脏扩大导致“啤酒心”。

    苦食药用治“热”症

    中年患者林某一上火,就容易牙龈疼痛,有时还会出现牙龈红肿、溢脓或出血的情况,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体内胃火引起,于是采用“苦药”,以清胃泻火为主,经治疗,该病大为改观。

    夏天人体阳气旺盛,容易导致体内热毒上升,产生“热”症。中医对这类病人一般会采用“苦药”治疗,如适当用一些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等苦寒药来泻火,平时则建议患者多食苦味食品。

    专家提示:是药三分毒,可以入药的苦食要注意不可因贪补而过量食用,否则适得其反。

    编者按:按照中医理论,炎热的夏天正是人们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们容易实火上升,此时吃苦恰好当令,但夏日吃苦,并非人人适合,尤其苦药、凉茶更要食之有道。夏季吃“苦”应以醒脾开胃为重点,配合合理的调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
  • 那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陈皮。陈皮首先呢它有行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呢稍微有点利湿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来还能够去痰。然后茯苓,茯苓这个药呢健脾,利湿兼固。但是呢在这里面呢利湿的作用更强一点,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时呢还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术,补气健......
  • 大家好,心绞痛呢是我们中老年人常发的几个症状。那么心绞痛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讲这个心脏,就像我们这个拳头一样,上面有一条血管叫做冠状动脉。那么当这个冠状动脉它的血流不畅的时候,心脏的这个肌肉血就不够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还在跳啊,就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