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痹证

    痹证

    【概述】

    痹证系指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以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疼痛、重着、屈伸不利、甚或红肿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痹的病名,首见于《内经》。针灸治疗痹证,在《素问·痹论》中即已明确提出:“痹,……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之后,《针灸甲乙经》载有各种性质及不同部位痹痛的针治之法。后世医著,诸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及《针灸大成》等,皆有这方面的丰富资料。

    痹证有虚实之分,证型颇多。本节仅讨论其较为急重的寒痹和热痹,与西医的风湿热、坐骨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有相类之处。

    【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系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其急性发作者多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肤经络。

    【辩证分型】

    (一) 寒痹

    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稍减,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面色少华,形寒怕冷,口淡不渴,脉弦紧,舌淡苔薄白。

    (二) 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喜凉恶热,皮肤可见红斑,伴有全身发热,汗出,疲乏,心烦口渴,尿黄便干,脉滑数,舌红苔黄燥或黄腻。

    【治疗】

    (一) 寒痹

    1.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2.处方:分二组。(1)全身取穴:大椎、气海、神阙、关元;(2)局部取穴:上肢:肩髃、肩髎、巨骨、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居髎、阳陵泉、梁丘、犊鼻、委中、悬中、昆仑、殷门、太冲。

    3.方义:阳虚气弱,内外不固,寒邪易于侵袭,入于筋骨,发为寒痹,故取关元、神阙、气海,以壮元阳益元气,逐寒固表;大椎乃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既能祛散外感之邪,又可调和诸阳经气机,此为治本之举。局部取穴,多属关节局部及阳经之穴,旨在疏经活血,助阳散寒,系治标之法。局部与整体相配,标与本同治,共奏扶正祛邪、温经止痛之效。

    4.治法:大椎先施泻法,后以温针留针;关元、气海、神阙,用艾炷隔物灸,前二穴隔姜灸,神阙隔盐灸。余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之法,针后,在关节附近穴位加清艾条悬灸15分钟。

    5.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十》:“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

    《针灸聚英·卷四》:“身寒痹治曲池穴,列缺环跳与风市,委中商丘及中封,再兼临泣八穴攻”。

    (二) 热痹

    1.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2.处方:分二组。(1)全身取穴:大椎、身柱、曲池;(2)局部取穴:同寒痹。

    3.方义:本型多系风热外邪乘虚侵袭或风、寒、湿痹延久化热。大椎、身柱均属督脉为清泄邪热之要穴,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亦为清热之验穴,取之以泻热邪;局部取穴,则重在行气血,通调经络。

    4.治法:大椎、身柱、曲池,以28号毫针,得气后行凉泻法,行针1分钟~2分钟,中强刺激不留针。关节局部穴,宜用刺络加拔罐法,余穴用泻法,留针15分钟~20分钟,间隙运针。

    5.古方辑录

    《类经图翼·卷十一》:“足腕肿痛:解溪、丘墟”。

    《医学纲目·卷三十二》:“如足跟不得履地:风池;如膝盖肿起:曲池(一寸半)、阳陵泉(一寸半)”。

    《神应经》:“手臂红肿:曲池、通里、中渚、合谷、手三里、液门”。“两膝红肿疼痛:膝关、委中、三里、阴市”。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1.痹证案之一

    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随,不能跪起。针上髎一穴,环跳一穴,阳陵泉一穴,巨虚下廉一穴,即得跪起。

    (《备急千金要方》)

    2.痹证案之二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予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予针肺俞、曲池、手三里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疾不发。

更多中药材
  •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