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

    近年来,我国中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记者就中风并发症治疗难点之一——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刘志顺副主任医师。

    刘医师告诉记者:中风患者多数会并发吞咽障碍,其中,中重度者占中风患者的33%,在这些患者中又有36%的人如果不给予治疗会成为后遗症。这类患者最大的危险和痛苦就是常常将水、食物等本应咽入食管的东西误吸入气管,导致肺部感染;同时患者常因怕被呛而拒服水、食和药物并因此引起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该病症,尽早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对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外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短期静脉高能营养支持、胃管鼻饲、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配合阶段性摄食训练和经皮胃造瘘术综合治疗,但这种治疗费用昂贵,治疗过程复杂,且易出现并发症。

    “我国的传统医学对这种病症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记者问。

    刘医师说:我们通过3年的系统临床研究,证明了用针刺调理髓海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摸索出了一个以针刺治疗该病症并有确切疗效的穴位组方。它不仅可显著缩短食物通过口咽部的时间,而且还能减少或去除会厌谷、梨状窝的食物残留及误吸。这种针刺疗法与上述所说国外流行的阶段性摄食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相比,不但疗效更优,而且操作简便,起效快,费用低廉。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一般是假性球麻痹所致,而假性球麻痹的形成一般是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所引起的。但近来有学者提出皮质脑干束单侧病变亦可能引起假性球麻痹症状,且出现比率高于双侧病变。假性球麻痹患者因一侧皮质脑干束功能完好或虽有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但下级运动神经元反射通路正常,依然能够维持正常的吞咽反射,故疗效较好。中医学认为,中风多由忧郁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导致阴阳失调,肝阳偏盛,引动内风所致。《灵枢·海论》明确指出“脑为髓之海”,精神、意识、运动、五官九窍为病均为髓海之疾。后世医家王清任进一步提出中风为“脑中瘀血”之说。可见中风病因病机尽管复杂多变,但其根本病机在于瘀阻脑络,髓海被扰。髓海功能障碍,其所控制的舌、咽窍不利,故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通过调理髓海,活血通窍,则舌咽自利。基于这一治则,我们拟定了治疗吞咽障碍的穴位组方,其中:风府为髓海之俞,针感可直达髓海,气至而有效;人迎是足阳明胃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该穴又是在颈内动脉的位置,针刺能够活血化瘀,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廉泉是任脉穴,针刺该穴能通利舌窍;针刺百劳则可直中瘫痪的咽肌,通利咽窍。四穴合用,能共奏调理髓海、活血通窍之功,从而治疗吞咽障碍。我们的具体治疗方法是:风府用2寸毫针,针尖朝向喉结方向,进针1.2寸,局部有酸胀感即可;人迎用2寸毫针,在喉结尖旁开1.5寸,颈总动脉内侧缘取穴,直刺1.8寸,局部要有窒息样针感;廉泉用3寸毫针,直刺约2寸;百劳用2寸毫针直刺1.5寸,局部要有酸胀针感。针刺四穴均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即出针。

更多中药材
  • 睡觉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在男性患者中更多见。虽然很多人堆打鼾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仅会影响别人,还可能危害自身的健康。那么打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要怎样才能缓解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经常打鼾是什么原......
  •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
  • 咽喉炎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说话、唱歌、以及在饮食上特别不规律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咽喉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部位发热、红肿甚至是疼痛,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精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患上咽喉炎应该怎么办,下面小至就来跟大家分......
  •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
  •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