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皮肤针法

    【概述】

    皮肤针法是一种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针刺法。因为它的刺激轻微,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病人,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不同点,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还着重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穴位。

    【器具药物】

    皮肤针的式样很多,有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及电梅花针等。临床最为实用的是市售的皮肤针具,其头部,一面为七根针分散组成的七星针,一面是五根针合在一起的梅花针,装有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针柄。

    【操作方法】

    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无名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100次左右。

    叩刺的强度分轻、中、重三种,可根据不同体质、部位或病症进行选择。

    (1)轻刺激:用较轻的腕力叩刺,仅使皮肤略有潮红。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者,头面部及虚症或病程较长的慢性病。

    (2)中刺激:用略重的腕力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但不出血。适于治疗一般常见病。

    (1)重刺激:腕力重,针具高抬,节奏略慢进行叩刺,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量出血。多用于体质壮实者、局部压痛明显以及背、肩、臀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

    根据刺激强度和病情,皮肤针治疗可每日或隔日 1次,以 10~20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的叩刺部位分类的方法很多,为便于初学者掌握起见,我们只选择介绍三类,即整体叩刺部位、局部叩刺部位和腧穴叩刺部位。

    其中腧穴叩刺部位,和其他穴位刺激法一样,根据病症选择穴位在穴区区域内叩刺即可。另外两类部位如下:

    (1)整体叩刺部位:在背部脊柱两侧叩刺,一般分成三纵行:第一行距脊柱约1厘米,第二行距脊柱约2厘米,第三行距脊柱3~4厘米。多数病症都可叩刺这些部位。

    (2)局部叩刺部位:主要包括发病部位、压痛点、感觉异常区域以及阳性反应物(通过触摸所发现的皮下结节状、条索状物)等。

    具体叩刺时,上面三类部位可综合选用,如胃病,可在叩打脊柱两侧的基础上,再按辨证选穴及所寻找到的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进行叩刺。

    【适应病症】

    皮肤针目前主要用于头痛、高血压、近视、神经衰弱、胃肠道疾病及神经性皮炎等局部性皮肤病。

    【注意事项】

    皮肤针治疗时,针具要经常保持完好,如有针尖钩毛、生锈等要及时修理或调换。针具要经常浸泡在75%乙醇或其他消毒液内。有条件的,应使用一次性灭菌针具。叩刺的部位也应严格消毒。局部皮肤有创伤或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更多中药材
  • 你这个寒是什么呢?就是阳虚则寒,是这种寒,不是外界风寒感受的。有的人说,你看我到了夏天,到这个季节二三十度了,别人穿短袖,我还得穿长袖,我还觉得浑身冷,不穿不行,只要不穿就冷。那么还有呢,就是天热了,我也不敢吹空调啊,这都是什么问题呢?其实......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钱先生,30岁,年龄不大,但就觉得自己得心脏病了,像我刚才讲的问题,心脏病所有的表现都有,哎,胸闷,胸疼,疼的不得了,觉得是心梗,然后心慌,心悸,心跳非常快,然后有濒死感,有一天晚上就觉得,哎,我就疼的不行了,心跳也快,我......
  • 这个病案,是一位周女士40岁年龄,但是在办公室工作,其实也是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本身皮肤保养挺好的,人气质啊,面貌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忽然这几年就脸上开始长这黄褐斑了,大片大片的这种斑,就非常苦恼,这个斑怎么来的,本来挺漂亮一个女士,就一下检......
  • 湿疹呢,比较痛苦,出水啊,又痒啊,大面积长了之后,整个脸上头上都是,看起来也不好看,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反复发作,尤其是在夏天啊,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湿重,什么叫湿疹?湿邪浸淫皮肤,今天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湿疹方面的病例。这个患者呢,杨先生......
  • 经络中医来讲是整个身体气运行的一个通道,而且它对人体作用的确非常大,因为我们中医讲说人这个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比如说肺和大肠相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这表里怎么实现呢?它怎么连接的?实际上就是通过经络进行连接,就研究咱们这个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