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疟疾

    【概述】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颤、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在大陆以间日疟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多。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疟疾主要由斑蚊传播,疟疾病人与无症状的带虫者是唯一传染源。目前预防,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灭蚊,保护易感者(如避免蚊虫叮咬及预防用药)等各种措施。

    针灸预防疟疾,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素问·刺疟论》中就记载“先其发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提出本病发作前针刺的观点,这属于间歇期预防的手段之一。现代实验研究也已证明,疟疾的发作与红内期疟原虫增殖周期有密切关系。当成熟的裂殖体破裂时,释放出裂殖子到血液循环内,则引起症状发作。发作前“如食顷”为裂殖子活跃之时,而其抵抗力较低,易于被外力抑制或杀死。

    现代针灸预防疟疾,除了发作前针灸外,主要是在疟疾高发区或流行期内,对易感人群进行针灸,提高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目的。目前,采用耳针、体针等法预防,均有一定效果。

    方法:

    - 耳针 -

    取 穴:

    常用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

    备用穴:肝、脾。

    操 作:

    疟疾流行区的易感者,毫针刺常用穴(一侧),留针半小时,其间捻转一次。取针后在另一侧耳穴贴敷王不留行子,今被预防者每日压按3次,每隔3日预防1次,共为2次,约一周左右。

    发作前预防。有典型发作史并在血中检查到疟疾原虫者,每天或隔天在估计发作前2~6h针刺双侧耳穴,留针至预计发作前1h左右。或王不留行子在双侧耳穴贴敷,并按压2~3次。每次5~10min。

    效 果:

    在疟疾流行区以此法对照观察,发现耳针组的全年发病率为1.2%,而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组,发病率达8.5%,两者之间差异十分显著(P<0.01)。上法亦可用于发作前2~6h预防,留针至预计发作后1~2h,针刺78例,多在1~2次即控制发作。

    注意事项:

    (1)疟疾预防分为二类,一为对未发病者的预防,一为对已患有本病者预防发作。耳针法虽也可用于发作前预防,但主要用于疟疾流行区易感人群的预防。方法简便,效果也较为确切。

    (2)未发病者一般 仅用常用穴即可,发作预防可酌加备用穴。

    - 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大椎。

    备用穴:间使、复溜、后溪、陶道。

    操 作:

    本法用于间歇期防治。在发作前2~3h。可仅取大椎一穴,针刺深度1.5寸,以获得麻胀感或窜走感为度。注意,不宜过深,如患者有全身触电感,立即退至较浅的部位。根据发作情况补泻,先寒后热者,先补后泻;先热后寒者,先泻后补;寒多热少者,补多泻少;热多寒少者,泻多补少。留针20~30min。如单用常用穴,效果不显时,可配加备用穴1~2穴。备用穴留针30min,每5~10min作中等度平补平泻一次。

    效 果:

    用本法作疟疾患者的间歇期预防共156例,结果,控制15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6.8%。

    注意事项:

    (1)毫针刺法,用于疟疾患者的间歇期预防,效果较耳针为好。还观察到留针时捻针比不捻针的效果好,在预计发作日针刺比逐日针刺效果好。

    (2)另有以新发现经外奇穴“疟门”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岐骨凹陷中)为主预防22例,经2~3年随访。原有疟疾史者,均未发病。然而其确切效果,还需要通过更多临床实验来进行证实。

更多中药材
  • 吃什么不等于长什么,吃肉不等于长肉,吃素不等于你就会变瘦。比如面条、米饭之类的都是素食,只吃这些是不会变瘦的,相反还容易变胖,而且营养也跟不上。因为素食里面的一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被我们吃进去之后转化成了糖,然后这么多的糖堆积在你的身体,你......
  • 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强壮,身体素质较好,抵抗力较强,没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此时不易发生感染。若针灸后几个小时后进行洗头,且洗淋浴,流水时间较短,尤其是男性患者,头发干得比较快,此时洗问题也不大。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若头发过长,且洗头时间......
  •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