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准妈妈健康提示:怀孕前应先治好肛门疾患

    一位妊娠三多月的年轻妇女,在结婚前就经常因痔疮发作引起肛门疼痛,当时医生就建议她手术治疗,但因恐惧手术的疼痛,只内服或外用了一些药物暂时缓解。现在痔疮又发作了,但因孕期手术可能会引起早产、流产,内服药物、中药外洗或外涂药膏等在用药上也有一些限制,因此,位患者只能忍受着痛苦等待分娩。

    另一位产后50天的哺乳期妇女,妊娠前肛门旁就有一个外口经常流脓流水,因不疼痛故未治疗。生孩子后外口封闭不流脓了,但又在肛门的其他部位隆起一肿块疼痛肿胀,按说通过手术可以治疗或用抗生素及服中药使肿块暂时消退,但考虑到患者还要哺育婴儿,不方便接受手术治疗,相应的药物又属寒凉性质,易伤脾胃或引起腹泻,药物的副作用对哺乳的婴儿也有影响,故医生只好给病人开了一些外用药治疗,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痔疮是常见病,常常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痔疮的发作往往与患者的饮食起居及排便习惯等有关,女性还与月经、妊娠分娩有关。尤其在怀孕期间,由于体内内分泌的变化,患者经常便秘或排便困难,随着胎儿的增大,腹压逐渐增加,压迫直肠,易使痔上静脉丛充血扩张而引起痔疮发作。

    通过以上两个事例,向准备做妈妈的女性提个醒:若有肛门疾患,最好在妊娠前就根治了,以免妊娠期、哺乳期痔疮或瘘疮再发作,因不便治疗而忍受病痛。

    张天华

更多中药材
  •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
  • 为什么说补中益气丸是办公室人群的常备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过度的用脑和经常熬夜,很多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食欲下降,懒言啊,甚至于肛门下坠啊这些症状,这是中气耗伤的表现。而补中益气丸当中的白术、柴胡、人参、黄芪等这些药呢,可以益气......
  • 很多人特别是男性啊,经常大便不成形,尤其是在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喝酒之后,症状会更严重,很多人第一反应呢是用止泻的药物,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有这种症状大多和肠道的慢性炎症,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这些疾病有关系,所以说不能只是止泻,......
  • 一些便秘的人用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效果,可以推荐一个《四消丸》给大家。这个药呢出自于清代的《饲鹤亭集方》是由牵牛子、猪牙皂、大黄、槟榔等这些药物组成,能消痰、消水、消食、通便,适用于大便干结严重,体质壮实的便秘患者,对阴虚便秘和气虚便秘的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