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哼别以为我听不懂

    只要有孩子,我们很自然地会常常当着他们的面,谈论涉及到他们的内容。比如吃晚饭的时候,姥姥会向大家讲述一天宝宝都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好玩儿的事情,比如在院子里看见其他的妈妈,就会一起聊到各自或者别人家的孩子,等等。

    1岁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多地活动在我们周围,他们也越来越完全融入了真正的家庭生活,包括听到我们的谈话。你也许会认为,这些小不点儿也不会说话或者不会说太多的话,他们也自然听不太懂大人们所说的话。那你可错了!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吉恩·波克·格里森博士认为:“在孩子的这年龄,接受性语言与表达性语言通常有着绝大的差别,这些1岁多的孩子其实能够很清楚地听懂大人们那些复杂谈话的内容,他们远比大人们想像得要聪明得多!”

    就这样一点点听懂

    “田田今天吃奶吃的可好了!中午一下就吃了250ml呢!……”当保姆向妈妈汇报田田一天的状况时,田田偷偷地把头转向了她们:“好像说我什么呢……”

    宝宝从4个半月起就开始逐渐能够识别自己的名字了,因此,也就是那时,当大人的谈话中涉及到了他的名字,这个也许正在吃奶、也许正在东张西望的小不点儿就会“侧耳倾听”,加关注大人们的谈话了,只是他们实在是不明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舞足蹈地究竟都在说些什么!

    贝贝趁爸爸没注意,偷偷够到了几盘磁带,坐在地上把玩。一点儿一点儿,贝贝把磁带卷都抽了出来,还捏得乱七八糟。爸爸发现后,忍不住骂了他几句,还不算很大声,贝贝就立即嘴角下撇,眼圈红红了……

    1岁左右的孩子,大概能听懂50个词。一些比较简单的、平时最多涉及的物品或人的名称,比如奶瓶、妈妈等等,是他们最先听懂的词语;随后几个月里,他们会学会拥抱和亲吻等若干动词以及初步领会字词结合在一起构成句子的方式。

    到了14个月的时候,宝贝们就已经能够很敏感和领会大人说话时包含的一些基本内涵了:比如我们在生气时候,我们的声音会变大、动作会更急、呼吸也更急促。相反,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说话会很柔和、很亲切,我们的动作和呼吸也都会比较平缓。换句话说,无论你说什么话,宝贝们都已经能够读懂你言语之后的潜在信息。也就是说,即便一个妈妈在抱怨说:“宝宝啊,瞧你的纸尿裤都歪到哪儿去了?都是你瞎折腾的!”但妈妈其实内心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事实上觉得宝宝很可爱,那么孩子是可以从妈妈的轻松的语音语调中听出妈妈的情感的,这样,宝宝也并没有反应以害怕或抵抗,而是笑嘻嘻的。相反,倘若妈妈很生气,宝宝也同样能从妈妈的声音中辨别出“事态”的。

    果果一泡尿就把鞋子给尿湿了,姥姥边给他换了鞋,边无奈地朝着他随便说了一句:“你个小坏包!去把鞋子晾到阳台上去!”果果立即就捡起地上的鞋子,颠儿颠儿地跑到阳台上,把鞋子放在了有太阳的地方。姥姥惊喜……

    进入到18~21个月时,孩子一下就进入到了专家所谓的“语言的爆发期”。他们的语言以平均每天9个新单词的速度在飞速发展,同时,他们也逐渐在懂得词语的顺序是会影响语义的了。一旦我们的宝贝进入了这个阶段,他们想要弄清楚的,就不单单是大人们的谈话“涉及”到了什么,而是大人们究竟在“谈什么内容”了。

    也就是说,以前,当你说“宝宝你的衣服怎么脏了?”的时候,他可能只是听懂了“衣服”这个词,知道你在谈论他的衣服,于是他会拉起自己的衣服,表示听懂了你所说的话,而现在,如果你20个月的宝贝听见你在斥责他揪了猫咪的耳朵,他可能仍然也只是听懂了自己的名字和“猫”这个词,但这时,他已经能够意识到你在说他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父母当着宝贝该如何说话

    既然宝贝们都这么机敏和聪慧了,家长是否有必要减少在孩子面前谈论他们呢?当然没有必要了。一方面,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关注或用心都是好的或可取的。当家长们亲切而充满爱意地谈论孩子时,小宝贝们都会十分享受这种来自父母家人的关注,尤其是当你表扬或称颂他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可爱的表现时。而另一方面,格里森博士还认为,有意识地把涉及孩子的内容加入到大人们的日常谈话当中并让孩子自己也来参与,还有助于加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互动参与能力,这要比只让孩子被动地在一旁倾听要好得多。所以,如果你正在和邻居阿姨谈到孩子昨晚的情形,你不如尝试着跟你的宝贝:“宝宝,告诉阿姨,昨晚你是怎么给玩具熊洗澡的呀!”

    在当着孩子谈论他的时候,尤其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不要让孩子过多听见那些负面的信息。“如果孩子总是听见爸爸妈妈在说他‘很调皮’或者是‘很不爱干净’之类的话,他也许一时理解不了,但是他会把这些话一直记在心里,等到他们长大了,能明白这些话的时候,再把这些话‘翻译’出来。”格里森博士这样解释到。事实上,她说,研究表明孩子们完全可以根本就不懂一些词或者语句的意思就把他们记住,并在日后再去提取和理解这些涵义。所以,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听到他自己被称为是一个“爱打人的孩子”的话,他也许就会把这个标签认为是自己品质的内容之一,而在将来再去真正理解它的意思,而那时他的性格可能也已经深得这种暗示的“熏陶”了。

    鹏鹏的妈妈就对此深有感慨。当鹏鹏还1岁多的时候,走在街上从不和陌生人打招呼,也不喜欢回答别人问的问题,妈妈就向别人解释说:“这孩子比较害羞。”她当然没有想到孩子能够听懂。而今鹏鹏5岁了,他就常常告诉别人他自己是一个害羞孩子。鹏鹏妈妈真的很后悔在他小的时候给他打上了这样的烙印。

    有些很注重说话内容和艺术的家长,仍然很可能不小心在孩子面前还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当然你也不必这么紧张,只要以后多加注意就可以了。不过,有一句话家长们需要记住的就是,如果你不希望什么话在你面前被说出来,那么你也就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它们,人都是一样,不论他多小,即便他只是一个1岁多的小家伙。

    TIPS

    孩子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与他的视听能力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家长们,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你知道吗?你的情绪和表达方式就是在给他做示范呢!

    当然这是小宝宝发泄情绪的主要方式,可你想想是不是作为妈妈你经常在孩子面前哭泣?

    当然这是小孩子的“通病”,可你想想是不是作为爸爸的你经常在孩子面前与家人或外人争吵或发脾气?(父母)

更多中药材
  •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