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季常备哪些药

    夏季酷热,蚊虫活跃、消化道疾病渐多,尤其小儿高热及中暑多见。在备药时除一般常备药品外,夏季要重点加备以下药品:

    十滴水

    又名急救水,是由樟脑、大黄、薄荷油、辣椒、桂皮、小茵香、姜和70%酒精配制而成。主治夏季气候闷热引起的头痛、头晕、胸闷、恶心、腹胀、胃肠不适和轻度中暑。成人每次服10滴~40滴,小儿10滴~20滴。原因不明的腹痛不能用,此药对子宫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流产或早产,孕妇禁用。

    清凉油

    内含樟脑、薄荷油、桉叶油和桂皮等。在印堂、太阳穴涂抹可治头痛、头晕。遇有皮肤瘙痒、蚊叮虫咬或轻度烫伤,清凉油涂抹患处,能活血消胀、镇痛止痒。

    风油精

    主要成分为薄荷脑、丁香酚、桉叶油、叶绿素、香精油、樟脑等。洒数滴于手帕掩鼻吸入可提神醒脑、解暑,外搽内服可治疗和预防伤风感冒、头痛、牙痛、风湿骨痛、小儿肚痛、晕舟车及蚊虫叮咬。内服成人4滴~6滴,小儿2滴~3滴。外用于穴位部位按搽效果更好。

    霍香正气丸

    有芳香化湿和胃的功能。凡夏季受暑湿、四肢酸懒、全身无力、胸闷心烦、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时都可服用。

    人丹

    主治头晕脑胀、晕车晕舟、消化不良。成人每次2粒~5粒吞服或1粒~2粒含于舌下即可。

    氟哌酸

    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消化道感染,疗效可靠。用量通常每次200毫克~300毫克(即2粒~3粒),每天2次~3次。

    痱子粉

    主要防治痱子。小儿、成人均可于洗操后擦干皮肤,用该粉撒扑在颈部前后、腋下等处。但六个月以下婴儿不能用,以免刺激皮肤发生皮疹。

更多中药材
  • 从我们的描述症状来看是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并且这个时间比较长,我们中医辩证呢,就可以归为血虚加血淤还有气虚的症状,我们治疗就用针灸啊,用艾灸啊,然后吃点补气活血化瘀的这些中药进行调理。......
  • 特禀质就是过敏一族,容易过敏,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比如特禀质在面对灰尘啊,花粉啊,还有对我们这个家里养小宠物啊,吃的这个鱼虾螃蟹之类的过敏,这个类人特禀质比较多见,并且比较困扰生活,这个过敏体质与我们的生理缺陷和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
  • 气郁质常见于女同志,像林黛玉一样,这个心情郁闷,闷闷不乐。就是先天性的,闷闷不乐,形体消瘦。这些人那个形态是比较瘦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比较多疑。......
  • 湿热体质年轻人比较多,多见于长青春痘这类人。它表现在口苦,口干,并且面垢油光啊,就是面部和头发有油,并且身体困重,形态呢是中等的,这类体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心急,心情比较烦躁,这湿热质我们这个年轻的比较多一点。......
  • 痰湿质比较多见,我们常见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湿体质症状表现为:口粘多痰,腹部肥满,肚子比较大,面色油腻,并且头发一面色油腻,性格比较稳重,这个舌苔厚腻,舌苔是黄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腻的,并且这些人喜欢吃甜食,喜欢吃肉类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