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旅游“运动病”的预防

    在旅游过程中,有些人整天在惊涛骇浪中颠簸也怡然自得,有些人却平地乘车便会引起不适,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恶心呕吐等晕船、晕车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运动病”。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人的内耳有一个调节人体位置平衡的前庭器官。它通过神经系统随时调整人体的姿势,使之保持平衡。一旦交通工具的颠簸超过了人体平衡器官的适应能力,就会出现晕车晕船症状。此外,车、船、飞机等的动荡使胃肠器官发生的暂时性变位,血液流动的变化,以及柴油、汽油对嗅觉器官的刺激等,均能通过神经反射诱发晕车、晕船。过饱、疲劳、闷热、空气污浊、情绪紧张、神经衰弱、身体虚弱、血糖下降以及注视景物等也可促使症状发生或加重。

    “运动病”是平衡器官功能一时的不适应,不是一种生理缺陷,绝大多数人是可以矫治的。最好的矫治办法是经常进行旅行锻炼以提高平衡器官和神经系统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此外,经常参加有助于调节人体位置平衡的体育锻炼,如做原地深蹲起、前后滚翻、荡秋千、登软梯、打球、游泳等也可提高平衡器官对不规则体位改变的适应能力。有“运动病”的人在旅行时只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就能预防症状的发生或减轻症状。

    一、旅游日程的安排不宜过紧。旅游时应保持愉快的情绪,精神不要过分激动或紧张,以免诱发“运动病”。

    二、旅途中的饮食起居要讲究卫生和科学。睡眠要充足,饮食清淡,避免过量饮酒等。

    三、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尽可能选择晃动小的座位就坐。尽可能将头部固定,眼睛看远处不动的目标,少看窗外迅速移动的景物,也可以闭目养神,保持镇静。

    四、保持交通工具内的清洁卫生。不要抽烟,不要随地吐痰,及时通风换气,减少汽油和腥臭等气味对嗅觉的刺激。

    五、注意调整姿势和呼吸。乘船时可采取水平卧位,乘车时最好面向交通工具前进的方向。急转弯时,身体尽量向转弯的一侧倾斜。乘飞机遇机身急剧下降时,应深吸一口气并用力屏气,直到飞机上升或飞机平稳为止。乘坐交通工具时可束上阔腰带,使内脏活动范围减小,以减小对内耳前庭器官的刺激。

    六、在车、船上口含生姜一片,不嚼不咽,然后吐掉。生姜含有“生姜酮”和“生姜辛味油”,系健胃驱风药,可治感冒、镇呕吐、止咳嗽。晕车严重者抿一小口生姜汁就能神清气舒,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此外,口含一颗话梅,或在前额、太阳穴、鼻唇沟上涂少许清凉油,或在肚脐上贴一张伤湿止痛膏,均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运动病”。

    七、防治“运动病”的常用口服药有乘晕宁、扑尔敏、阿托品、鲁米娜、苯海拉明等,也可选用人丹、玉枢丹、胃复安,一般均应在乘车前30分钟口服。如仍出现“运动病”病状,可重复用药。还可配合指压疗法,即用拇指尖使劲掐压手腕横纹上三指处的“内关”穴。

更多中药材
  • 第一呢,本身这个手术对身体本身就是一种创伤,而且呢,两个椎体固定到一块儿了,那么它会导致我们腰椎的活动受限,各种不方便,金骨头、羊骨头,不如自己烂骨头嘛。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做这个手术呢,那不都是万不得已嘛,否则谁愿意呢?所以对于腰椎间盘突......
  • 那么中医上来讲呢,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眩晕耳鸣,腰膝的酸疼,目昏不明,视力减退,而且还可以补阳。那么从西方医学角度来讲呢,它能够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疲劳。所有这些东西呢,都是有报告来做支持的,不是我胡......
  • 针对这两种类型,中医上有四种证型四个方子来干预。盗汗呢,往往是阴虚火旺导致,这种人往往烦躁少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使一睡着就爱出汗,五心烦热,整天烦躁不安,我们用当归 六黄汤 来治疗。另外一种呢,是心血不足型的盗汗,这种人心悸少眠,睡则......
  • 脑子梗死出血,或者是又梗死又出血,先梗死后出血,先出血后梗死,怀着二者兼而有之,就会出现脑淤血,脑淤血如果是急性期吸拉栓溶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到不了医院,时间长都过去了。那么剩下脑梗死,脑出血,中医就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最著名......
  • 一:脾胃虚寒的人,用红糖生姜大枣茶二:女性肝郁脾虚,乳房胀痛,可以选择玫瑰花茶三: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可以选择呢枸杞菊花茶四:容易失眠心烦的人,枸杞百合茶五:饭后消化不了,容易食积,可以选择山楂陈皮茶六:秋冬干燥,咳嗽有痰,可以选择陈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