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新生儿头顶忽闪是少骨头吗

    许多年轻的父母看到小儿的头顶部有一处地方经常一跳一跳的,摸上去软乎乎的,似乎没有颅骨,因此不敢触摸。这个“柔软的部分”医学上称之为囟门。它是颅骨尚未长拢的部分而非少了一块骨头。虽然如此,实际上它比看起来要坚实得多,外层的保护膜足以应付一般的触摸,每日的生活照顾,比如洗头、理发也不会伤及小儿大脑。

    小儿头顶前部开口较大部位叫前囟,形状近似菱形,宽约2.5厘米×2.5厘米。前囟 通常是平的,当孩子哭闹时则略微凸起,如果宝宝的头发较稀疏,就能清晰地看到囟门处脉搏的跳动。

    头部后侧于枕部的另一开口叫后囟,较前囟小,呈三角形,直径约1.2厘米。

    随着宝宝长大,头颅骨也不断地生长,在颅骨的边缘不断生长新骨,囟门也不断缩小。绝大多数小儿的前囟通常在1岁~1岁半左右闭合;后囟在3个月以前就完全闭合。通过触摸囟门能了解其大小和闭合情况,患病时也能通过检查囟门发现问题。

    如果囟门关闭过早(生后3~4个月),测得头围小于正常值,常见小头畸形、脑发育不良等症;

    如果囟门关闭延迟,前囟超过18个月还未闭合,则提示小儿可能患有骨骼发育及钙化障碍、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脑积水等症。

    如果婴儿在安静状态下囟门明显凹陷或饱满、隆起,则可能有异常情况。前者婴儿可能重度脱水、重度营养不良;后者婴儿可能颅内压增高、有炎症(脑炎、脑膜炎)或中毒(VitA急性中毒)。如果婴儿出现这些情况,应与医生联系,及早发现问题。

更多中药材
  •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