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孕期抑郁症准妈妈轻心不得

    陈小姐今年28岁,7个多月前,刚得知怀孕的消息时,她和先生兴奋得好几天都睡不好。然而快乐的情绪并没有延续太久,随着产期的来临,陈小姐发觉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差,经常失眠、头脑昏沉、胃口不好、浑身无力,她开始担心这种坏情绪会影响未来的宝宝,又担心自己即将变丑、变胖、失去一切......

    在女性的生命历程中,怀孕和生产是相当重要而关键的时刻。在此阶段,生理上的变化并不亚于初潮或停经期,而其心理层面所承受的压力,却可能远远超过人生其他阶段。正因为如此,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症状往往不期而至。

    过去人们常关注“产后抑郁”的话题,对这一情绪障碍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认知。然而,研究表明,抑郁症征候在产前、产后,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并无差别,忧郁症在产后不会比怀孕期间来得严重。研究还发现,怀孕第32周的抑郁指数最高,产后第8个月指数最低。换言之,在整个怀孕、生产、育婴过程中,抑郁症状随时都可能来袭,有时甚至提前在怀孕末期降临,因此,准妈妈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临床上,根据这段时期的情绪障碍程度,区分为三种疾患:

    短暂性情绪失调:八成左右的准妈妈有此现象,通常伴随有意志消沉、精神不济、对未来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等。若家人能适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保证,短暂时间内多会自动康复。

    产前、产后忧郁症:一到两成的母亲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抑郁状态,症状包括失眠、哭泣、自责、无望感、无助感、食欲差等,严重的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产后独自育婴的可能性。

    产前、产后精神病:前期症状主要为易怒、情绪不稳、坐立难安等,后期表现为多疑、思路不连贯、情感表达不确切等,甚至出现妄想和幻觉症状。此疾患有可能为潜存之精神疾病,因怀孕时期体质上的变化而诱发。

    产前、产后忧郁症,发生的原因多样且复杂,就治疗而言,常令准妈妈们担心的,莫过于药物副作用对于胎儿发育、哺乳计划可能造成影响。其实,除了少数情绪障碍十分严重,甚至可能危及母婴安全的个案外,专家建议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适当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家人的关爱和鼓励,往往可以有效地提供情绪缓解的健康管道,逐渐消除抑郁情绪。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