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学会与医生交流

    病人看病,医生首先需要问诊。“问诊”顾名思义,就是医生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因何来看病、不适的时间长短等。时,病人就要把自己的相关情况告诉医生,这些信息对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有经验的病人可以一一道来,但对于初次就诊或高龄、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就有些难度了。有的病人见到医生就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语言表达困难,不知说什么好,或是答非所问,或是一问三不知;也有不少病人对医生的问题表示不耐烦或是反感。而如果和医生的交流不充分,一方面会影响医生的诊治,另一方面自己也无法准确了解病情。因此,就诊时要会与医生交流。

    首先要稳定情绪。先把自己的病情进行初步整理,明确最不舒服的感觉和部位是什么。经过这样的准备,心里有了底,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

    其次要听明白医生的问题,只有听明白了才能正确回答。有时,医生的问题比较多,说明医生关注你的病情,千万不要不耐烦。

    再次是正面、直接回答问题:医生对病人的提问一般都比较简单,比如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时间有多长?有无发热?咳嗽吗?痰中是否带血?有无腹泻?怕冷吗?发抖吗?回答起来比较容易。正面、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也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诊病效率。

    第四,告知医生的治疗情况。许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能正处于治疗之中,其看病的主要目的是随访疗效。例如正在服用降压药,医生就要判断目前治疗方案的效果是否满意,因此需要确切知道你正在服用哪种药,是单药治疗还是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医生会根据血压的水平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服药的种类、名称,尤其是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就糊涂了。这些情况潜在地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不能告知医生你正在服用的药物,就有可能重复用药,甚至出现用药过量的危险;如果不能满意地控制血压,也不能明确判断药物的种类、剂量是否合适,此时又有新出现的疾病,需要增加新的药物,就很难判断与你正在服用的药是否有不良的相互作用或禁忌。总之,不了解自己服用的药物会给下一步治疗带来不利影响。遇到这种情况,看病时最好把药物名称记录带来,如果记录有困难,就把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瓶、药盒带给医生看。

    (钱伟)

更多中药材
  •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