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用抗菌药也要“门当户对”

    本次学术盛会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三个主会场,并各举办了三场研讨会。著名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汪复教授担任了上海主会场的主席,晨报记者在会后进行了专访。

    汪复教授表示,只要有细菌存在,耐药现象就会相伴而来,它们可谓是一对“双胞胎”。我国目前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在全球范围内也位居前列,有些细菌出现多重耐药,甚至个别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已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依靠医院、医生、药政部门、患者的共同努力。对广大的普通市民来说,掌握一些抗菌药的基本用药常识很有用。

    “一发烧就吃;以为越贵越好;认为打针比吃药有用;吃吃停停……”汪复教授一下子罗列了好多老百姓中常见的误区,“抗菌药就好比是开门的钥匙,一类细菌针对一种抗菌药开一扇门,如果开错了门,就会受到惩罚,耐药就是细菌对你的报复。”

    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备有抗菌药,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把抗菌药当“万金油”随便用的后果是很可怕的。举最常用的例子,“四环素”就毁了一代人的牙齿;“链霉素”让孩子还没学会说话就听不见声音了。

    尽管抗菌药已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并使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如猩红热、白喉、鼠疫、炭疽等基本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但使用过多、滥用及不正确使用等现象却也在危害着人的生命,只是很多人还未意识到。

    汪复教授分析,造成滥用抗菌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务人员的问题,认为多用抗菌药有安全感,有的为了顺应病家的要求,有的专业知识贫乏或临床经验不足,或受利益驱动等。

    滥用抗菌药也有病家及其家属的问题,认为发热就必须用抗菌药,这在小儿患者中尤其突出。有的认为药价越贵效果越好,有的认为打针的疗效比吃药好,更有许多家庭常备许多抗菌药,遇到感冒腹泻等不适就自行用药,症状好转后就停药了,不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下次发病再用药时疗效降低或无效。

    此外还有药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医院对于抗菌药的使用缺乏管理制度和使用策略,对医生开抗菌药的处方权没有限制等。

    专家简介

    汪复,著名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卫生部抗感染药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抗感染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与化疗学会主任,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主编及其他5种杂志的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是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抗菌药物的临床评价和细菌耐药性。

更多中药材
  • 金不换是中药三七的别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那么,金不换的功......
  •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
  • 中医的发展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中医在治疗疾病上面是属于标本皆治的。像西医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所以对于有些疾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起到彻底治疗的效果。但是在中医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吃中药的禁忌问题。因为我们注意到了吃中药的禁忌,就能......
  • 藁本,中药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Ligusticum sinense ),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主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
  •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杭白芷栽培中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祁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河北、河南等地有栽培。秋种者在次年秋季叶枯萎时采收;春种者由当年寒露时采收,挖出根后,抖去泥土,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