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国五大饮食“误区"

    “当前中国公众营养的状况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与富裕文明病并存;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诱发“文明病”:二亿中国人体重超重,肥胖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营养结构失衡导致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赵霖、鲍善芬两位营养学者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为“民众存在饮食误区”和政府健康教育强度差,对国民的正确引导不够。

    他们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专家研讨会上所做的报告强调,中国民众存在五大饮食“误区”,科学引导食物消费刻不容缓。这些饮食“误区”包括:

    --在烹饪过程中强调口味,油多盐多。每人平均每天摄入三十至五十克油,许多居民家直接用五升装油桶往锅里倒油,往往一倒就过量。三口之家一个月能吃一桶油五升的家庭不在少数。

    --城乡居民普遍比较注意饮食营养,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肉。但是大部分家庭蔬菜烹饪以炒菜为主,炒菜比炖菜费油。如西红柿炒鸡蛋,一般用油五十克;素炒菜花,炒洋葱,炒青椒用油也要约五十克。许多人认为吃荤油不好,多吃素油没关系。

    --尽管中餐比西餐的蔬菜摄入量多,但是饭店和食堂炒菜用油也多,吃完菜、盘底都是油这是中餐的一个弊病。北方居民“口重”,吃盐较多,有的甚至每天高达十三到十五克。

    --美式快餐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矿物质、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被营养学界称为“垃圾食品”、“能量炸弹”,尤其是因为其有成瘾性、对少年儿童饮食习惯造成不良影响,而大部分家长对此不以为然。

    --居民饮食结构“西化”,食品消费需求发生变化,肉类消费剧增,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居民的肉食消费量达到人均四十六公斤,已超过韩国和日本。

    两位专家呼吁:政府应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要在坚持传统膳食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国情进一步调整、优化食物结构。而饮食“误区”不扫,“文明病”难除。

    两位专家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膳食与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审因施食、辨证用膳”,坚持食物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同时关注食品的慢性安全,研究不平衡的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尽快为国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最佳膳食谱。

更多中药材
  •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
  •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