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心悸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凡心悸之人,均应忌烟忌酒,也应避免不分证型而乱服滋补食品,注意各种心悸特点,忌食下列食物。

    桂皮

    性温,味辛,容易助火伤阴。《四川中药志》告诫:“阴虚有火者忌服。”对于阴虚火旺型心悸和痰火上扰型心悸者勿服。

    胡椒

    明·李时珍曾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清·王孟英亦云:“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凡心悸之人,皆当忌食。

    萝卜缨

    即萝卜叶,为耗气伤气的蔬菜。《饮片新参》中曾说:“气虚血弱者禁用。”对心气不足及心血虚的心悸,切勿多食。尤其是萝卜籽,破气之力更甚。《本草从新》指出:“虚弱者服之,气喘难布息。”心虚而悸者,慎之慎之。

    蚌肉

    性寒,味甘咸,因其性大凉,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当忌食。《本草衍义》中说:“多食发风,动冷气。”《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寒中。”心悸缘于心阳不振和心气不足者,当忌之。

    柿子

    性寒,味甘涩。凡大凉之物,易伤人之阳气,虚寒之体,法当忌食。心气虚弱型心悸者,不宜多食。

    阿胶

    性平,味甘,能滋阴补血,故对心血不足的心悸者,食之颇宜。但阿胶为滋腻食物,《本草经疏》中说它“性黏腻”。《本草汇言》亦说:“有寒痰留饮者当忌之。”因此,心悸缘于痰火上扰,或气滞血瘀者,法当忌食。

    狗肉

    为温补气血的食物。《本草经疏》认为:“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所以,对痰火上扰型心悸和阴虚火旺而心悸者,应当忌食。

    羊肉

    甘温益气补虚食品,对阴虚火旺和痰火上扰而心悸者,不宜食之。《医学入门》中就还指出:“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

    此外,凡属心血不足而心悸者,忌食辣椒、花椒、茴香、丁香等辛辣香燥之物;凡属心气虚弱,或心阳不振而心悸者,忌食西瓜、地瓜、河蟹、蚌、螺蛳、柿饼、莴苣、绿豆等寒性凉性生冷瓜果等耗伤阳气之品,痰火上扰型心悸者又当忌食龙眼肉、荔枝、大枣、人参、黄精、猪油、肥肉等滋腻黏糯,生火助痰的食物。

更多中药材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
  •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有四味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通过它的温燥之性来减少湿痰的产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同样是一味燥湿化痰的......
  • 气功锻炼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同时,各种气功锻炼方法所遵循的要点也是共同的。掌握气功锻炼的要点,不仅有助于提高气功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消除运动员在气功练习中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气功保健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身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