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汗证宜忌原则

    汗证是指出汗异常的症状,诸如自汗症、盗汗症、多汗症、无汗症、臭汗症、黄汗症、心汗症、头汗症、手足多汗症等,但人们最为常见的则是自汗症和盗汗症。

    宜忌原则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自汗症多因素体薄弱,或久病之后或妇人产后体虚,以致阳气不足,肺卫不固而易汗多汗,汗液自出。自汗症者宜多吃些甘温益气、收敛止汗的食品,忌食辛散耗气之物。

    盗汗症则因过度烦劳、阴营暗耗、虚热内生,出现夜寐盗汗,或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适宜多吃常吃具有养阴液、降虚火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伤津耗液之品。

    黄汗症属色汗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多为脾胃湿热交蒸,适宜多吃常吃清热解毒、淡渗利湿之物,忌食滋腻甘肥、辛辣温燥、助热生痰的食品。

    臭汗症多因素体内热偏重,或湿热内蕴所致,表现为腋下、足部及会阴部出汗特别多,有臭味,尤以腋汗臭和足汗臭为常见。腋部汗臭是因腋窝部大汗腺分泌物中含的有机物质,经局部皮肤的色原性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散发出特异的臭味。足部汗臭是由于小汗腺分泌的汗液,促使局部细菌繁殖分解皮肤表面的污秽物所致。臭汗症适宜常吃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食物,忌食油腻煎炸香燥辛热的物品。

    头汗症俗称“蒸笼头”,手足汗症仅局限于两手掌心和脚底部汗出如洗,两者多因素体内热偏盛,以致湿热内蒸所致,其饮食宜忌原则与臭汗症和黄汗症相同。

    心汗症是指心窝局部多汗,此病在元《丹溪心法》中有载,多因忧思惊恐、损伤心脾所致。饮食上适宜常吃补养心脾、益气敛汗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物品。

    无汗症是指出汗绝对减少,在皮肤上见不到出汗,可因多种疾病导致体表汗腺分泌明显不足。如维生素A缺乏症、硬皮病、鱼鳞病等。无汗症者皮肤过于干燥,适宜多吃些生津养液、滋阴润燥的食品,忌吃辛辣香燥、煎炸爆炒的食物。

更多中药材
  • 耳鸣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疾病了,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居多,但是在最近几年来,很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耳鸣的症状,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症状,发现了以后需要及时的来治疗,不然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治疗耳鸣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很多的人都比较信赖中医的治......
  • 石决明大家应该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药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够帮助平肝去热,对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师,非常常用这种中药,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这些中药方剂的使用过程中,自己应该要怎么样运用才是比较合理的......
  • 柠檬草和玫瑰醋听起来就是一种草,其实是一味药,柠檬草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柠檬草在生活中可以见得到,但是真正利用并服用,柠檬草不必玫瑰艳丽它其貌不扬,但功效却不凡,作为一种草药,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尤其是柠檬草泡水之后服下对人体有益,柠檬草......
  •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缘。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5至7月花尚未开、叶正茂盛时,采叶阴干。艾叶多皱缩,有短柄,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
  • 金不换又称田七属于同种多年生草本。金不换和田七只是叫法不同而以,它原属于同种只是不同的称谓,高达30~60厘米。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厘米,直径约1~3厘米,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