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伏特加里的爱情

    16岁那年的夏天,因为柏拉图式地迷恋那个可爱的女服务生,于是经常带着一本小说,到那家当时最In的日式西餐厅,点一杯饮料磨一个下午。最常点的东西叫做“螺丝起子”(Screwdriver)。

    那个年头,身体像刚冒出头的笋子长个不停;那个年代,新奇的事物如雨后春笋冒得没完没了,完全不理会我们这些年轻人到底来不来得及搞懂。

    那“螺丝起子”,我始终以为是一杯外国来的柳橙汁。柳橙的气味喝来颇有罐头果汁的嫌疑,但又不那么死气沉沉,除了冰块之外,里头好像还有些什么东西,非得把柳橙的那股劲儿逼出来不可。是了,肯定是什么怪牌子鬼配方的柳橙汁。

    奇怪的是,每次喝完这杯柳橙汁,尽管餐厅里空调劲道十足,尽管冰块的温度根据教科书说是零度,我却总在洗手间的镜子里,发现自己脸红了。微热泛红的脸,发晕带涨的小脑袋,只让我心底暗自赞叹原来这就是爱情。

    原来是伏特加。

    一份伏特加,兑上两到三份的柳橙汁,这种以伏特加为基酒的鸡尾酒,据说是美国工人用螺丝起子搅拌出来的玩意儿,因而得名。这典故实在不浪漫,但这杯外国来的柳橙汁,就这么写下了我和酒精和爱情的“史前史”。螺丝,俄罗斯。依那个年代的苦闷程度看来,当时手上捧着的,搞不好还是本俄国小说。

    是的,俄罗斯,这恶寒的国度,伏特加的原乡,少了这烧烈烈的蒸馏酒,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如何在酷寒的人间活下去?可当它走进现代都市的空调酒馆时,竟也带着冰,不论是兑了蕃茄汁又撒盐撒胡椒的“血腥玛丽”(BloodyMary),兑了西柚汁在杯口抹上一圈盐的“咸狗”(SaltyDog),还是兑了君度甜橙酒(Cointreau)和莱姆汁的“神风特攻队”(Kamikaze)……这些以伏特加为基酒的鸡尾酒,似乎都得是冰的,但是最厉害的还是“冰镇伏特加”。这酒,放进冷冻库里,因为酒精浓度的关系,怎么也结不成冰,却冻成了微稠的异质流体。冰冻的平口小杯,透明依旧的流体,抹去玻璃杯上的薄霜,你望见杯壁上映着一群亚热带夏天的酒客。这景象,跟俄罗斯天寒地冻里红通通的脸颊和鼻子,竟然是同一种液体创造出来的。

    从词源学来看,“vodka”(伏特加)是从俄文的“voda”(水)来的,跟“water”(水)的古字“wter”放在一起,读起来显然是一家人。

    这绮异的水,在火与冰之间。

更多中药材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
  •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开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况且芫花不仅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还可以用作中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为芫花只是用来欣赏的,好吧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向大家答疑,说说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结。......
  • 它在我的家乡常有,老叶鲜绿色,新野嫩绿色,层次交替、变化明显,俨然一件艺术品,亦或一副水彩画,它是甘遂,是我国的特有,虽说它的茎叶美丽,可入药的呢,却是其根部,常生于矮坡、沙地或田边路旁,因为可以入药,现在已经被人工种植,味苦、性寒,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