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胃动力障碍的饮食调控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于康

    食欲降低、口苦、嗳气、稍稍进食就感到上腹饱胀、反酸烧心等,这些胃动力障碍引发的症状困扰着很多人。所幸的是,我们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其中,饮食扮演着重要角色。应注意的是,先要去医院消化科作系统检查,发现或排除各类胃肠疾病或全身疾病。如果确诊胃肠疾病或其他疾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只有在有效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 上,才谈得上饮食调控。

    1、没有胃口。

    原因分析:造成食欲降低的功能性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精神紧张、劳累、胃动力减弱(胃内食物难以及时排空)等。

    解决对策:调控情绪、放松精神、减缓生活节奏、及时休息,特别强调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加强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饮食上强调种类多样化,避免单调重复,注意掌控食物的色、香、味、形,做到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多食用开胃食物。在刺激食欲方面,各类调味品作用独到,不妨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另外,应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以免影响胃排空。还有,三餐前禁用各类甜食或甜饮料,否则将雪上加霜。

    食物及餐次选择:可用山楂、话梅、陈皮等刺激食欲;在水果方面,草莓、甜橙有一定开胃效果,而葡萄、香蕉、荔枝等因含糖较高,可能降低食欲;调味品可选番茄酱、咖喱汁、豆瓣酱、辣椒酱等,但不宜过于“刺激”,以防矫枉过正。禁用或少用油炸食物、韭菜、生黄豆、奶油类食物、甜的碳酸饮料等。

    2、进食后早饱

    原因分析:餐前感觉挺饿,胃口也不错,但稍稍进食即感觉上腹饱胀,食欲也随之锐减,这就是所谓“餐后早饱”。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进餐后胃动力减弱,容受食物的能力较低,故刚吃一两口,就没有“地方”再承受更多的食物摄入。

    解决对策:加强胃动力、加速胃排空、加大胃的容受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食物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胃动力尚待证实,但毫无疑问,避免摄入损害胃动力的食物是必需的。

    食物及餐次选择: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每日采用“3+3”进食法,即将正餐中的部分食物(如主食、酸奶、水果等)分出作为加餐,在总量不变的基础上,进食6餐,每餐主食不超过2两,总量约七分饱。禁用肥肉、油炸食物、粗纤维食物。进餐时一定将食物充分嚼烂后再咽下。进食过快,将加重早饱症状。

    3、反酸烧心。

    原因分析:因为胃动力障碍、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造成餐后胃内酸性物反流至食管,导致烧心、胸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难以忍受,直接导致摄食障碍。长期胃食管反流还可造成食道的严重损害,甚至恶性病变。

    解决对策:一方面要避免损害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的食物,另一方面要改善胃动力,加速胃排空,防止胃内食物储留。应特别强调的是,注意进食方式和体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食物及餐次选择:禁用损害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的食物,包括咖啡、肥肉、可乐、胡椒面等;禁用损害胃动力的食物,包括肥肉、甜点、油炸食物、粗纤维食物等。采用少量多餐原则,细嚼慢咽。进食后一小时内不宜平躺。睡觉时,注意用枕头等将头部和肩部稍稍垫高一定角度。

更多中药材
  •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