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早防小儿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发病后症状又较重,所以称为“小儿秋季腹泻”。

    该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骤,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胃肠道症状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多为水样或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大便化验正常或有少许的白血球。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又低下,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主肌炎而危及生命。家长应对此病有足够的重视。

    本病目前除“司密达”在止泻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外,尚没有特别有效的其他西药可用。

    而中药治疗小儿腹泻却效果比较肯定。如用下列治法:

    1、将淮山药研粉,每日3—9克,以开水调成奶糕样服用,一天3—4次,适用于脾虚泻;

    2、红灵丹,每次0.3克,一天3次吞服,或者扁豆花30克水煮服,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泻;

    另外,也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先取足三里、阴陵泉,后针气海和中脘;如泻泄不止者,可加刺止泻穴和艾条灸神阙穴,呕吐者加针内关。

    对患儿要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应尽量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麦乳精、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盐水、米汤、稀藉粉等。病症重的应禁食6—24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对轻度脱水的患儿,可以口服补液盐调治;脱水严重的,应予静脉输液,以纠正电解质的紊乱。切不可乱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

    此外,要做好病儿的护理工作。除饮食调整外,患儿腹部要保暖。

    由于秋季气候渐渐转凉,而且患有本病的儿童受病毒的侵犯,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腹泻加重。还应保护好患儿的臂部,因便次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损伤,患儿便后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由于轮状病毒存在于食物之中,所以对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食品。对婴儿要注意哺乳卫生,奶瓶、汤勺等食具在每次喂前喂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不吃隔夜的食物;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减少感染的机会。婴幼儿的玩具也应经常消毒。

更多中药材
  •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镜检查这个话题,那么胃镜对于我们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手段,那么现在的胃镜其实跟过去比,已经进步非常之多了,一个是镜身呢,比较柔软,比较细,现在这个胃镜检查呢,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哪些疾病需要检查,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