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慢性病人要经常检查切忌习惯用药

    习惯用药、点名开药、常常疑病,这三种看病习惯在老年患者中很常见。

    习惯一:只开药不检查

    案例:

    “医生,给我开两个礼拜的硝苯地平!”

    “我先给你量量血压。”

    “不用,在家天天量,就是血压有点高,这药都吃了几年了。”

    点评:这类习惯用药的患者约占门诊量的30%,大多数都是一些老年的慢性病患者,他们自认为久病成医,每次到医院就是为了例行地开药。

    病情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有可能上个月医生开的药,这个月就需要调整,所以千万不要懒得做相关检查而习惯用药,这样不利于医生对病情的掌握,也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习惯二:点名要“好药”

    案例:

    “给我开点XX吧,据说这个药不错,我看广告说它治慢性胃炎挺好。”

    点评:这类患者多为一些有文化、懂一点医学常识的老年患者,有时竟然把药品广告中的适应症硬往自己身上套,千方百计地要求医生多用“好药”、“贵药”、“新药”。

    对于慢性病来说,治疗不能太着急,最忌讳一种药还没用完一个疗程,就要求医生换药。患者可以问问医生自己是否适合某种药,得到医生的允许后才能服用,千万不能自行用药。

    习惯三:常怀疑自己患病

    案例:

    “我最近胸口发紧,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检查结果没发现什么问题啊!”

    “您再给我检查一下,肯定是没检查清楚。”

    点评:与一些不看医生的老年患者相反,这些患者经常跑医院,约占内科门诊病人的10%。他们较注重收集信息,常因感觉某个部位异常,就觉得患了严重疾病,往往对检查结果不满意,常跑医院,但经检查后,一般又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

    这种情况属于疑病倾向,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不妨去看心理医生,这样对症治疗才有效。(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崔玉艳 于艳秋)

更多中药材
  • 咱们这个人体,就好像大树一样,阴是什么?阴指的是阴液,就是我们体内的水液,气属阳,水属阴,那阴虚就是说我们的体内的水少了,就像大树一样,如果雨水少了,首先会表现出什么呀?就会表现出枝叶干枯,叶黄了,枝干变脆了,树叶上的水分变少了,表现到人体......
  • 大家好,中医讲的痰,通常痰湿并称,首先是有湿,湿聚成痰,那么湿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肾三脏有关,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痰湿的形成跟这三个脏腑的功能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
  •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当令的邪气,是以凉,燥为主,那么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那肺属金通秋凉,秋燥,所以这个秋的凉气和这个燥性,特别容易侵袭肺部,那最近我也发现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啊,还有这个病人,这一波儿感冒的病人比......
  • 中医常讲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湿,瘦的人呢多阴虚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吸收营养条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谓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阴虚火旺,胃阴虚虚火旺盛导致什么呀?消谷善饥,就是......
  •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