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原发性高血压用药

    常见症状

    1、早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花,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在精神紧张及劳累后加重。

    2、在进入第二、第三期后,出现心、脑、肾的并发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心悸,气喘,紫绀,不能平卧,浮肿;或失语、偏瘫及多尿、夜尿多等。

    3、高血压病的特殊表现:高血压病脑病和高血压危象是在高血压病程中,小动脉出现持续的强烈痉挛而引起,症见血压急剧手工业,并伴有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属临床危重症。

    常用中成药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的范畴,可分三型辨治。

    1、肝阳上亢

    头胀痛,眩晕,耳鸣,烦躁失眠,口干口苦,面红目赤,可兼两胁作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宜:平肝潜阳。

    选用:田七花精、脑立清、安宫降压丸、牛黄降压丸、天麻定眩丸、天麻钩藤冲剂、降血压糖浆、天麻眩晕宁、罗布麻叶冲剂、醒脑降压丸等。

    2、肝肾阴虚

    头痛,眩晕,腰膝酸软,心烦口干,健忘失眠,舌和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

    选用:二至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延寿丹、健脑补肾片、洲肾宁神丸、阿胶首乌汁、补肾养血丸等。

    3、阴阳两虚

    重度眩晕,遇劳则甚,全身乏力,气短,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围畏寒肢冷,或有双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脉沉细武力。

    治宜滋阴助阳。

    选用:冬青补汁,参芪二仙片、虫草蜂无浆、龟鹿二胶丸、壮腰健肾丸、双龙补膏复苏方羊红膻片等。

    常用西药

    1、镇静药

    服少量镇静药可减轻症状,缓急紧张情绪。尤其是一期高血压,有时单纯服镇静药即可奏效。可选用:安定2.5-5毫克,每日3次服,眠尔通0.2克,每日3次服:利眠宁5毫克,每日3次服。

    2、降压药

    经用镇静药和一般调养不能见效者当应用降压药,服用降压药原则上主张长期给药,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可选用:复方降压片,1片,每日3次服;心得安10毫克,每日3次服;双氢氯噻嗪,25毫克,每日1-3次:利血平,0.25毫克,每日3次口服。若无效,可选择降压作用较强的降压药。

更多中药材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
  •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