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防治肥胖应从幼儿开始

    16岁的欢欢身高176cm,体重100kg。体检医生告诉要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妈妈为了给他减肥,采取坚持清淡饮食,每天让欢欢多喝水,少吃饭,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蛋类高热能食品;早中餐吃饱,晚餐吃少。可是,欢欢受不了这些,妈妈越是控制,他越嘴馋越想吃。

    欢欢在节食过程中,为什么总想“吃”而不能自控呢?其实,绝大多数肥胖者都有这种情况。为了减肥,必须节食,但多数人却很难做到,即便是想节食减肥的人,一旦体重减轻,多吃的毛病极易重犯,有的甚至吃得比以前还多。这种情况,原因多而复杂,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从小就打下了对“吃”情有独钟的心理基础。

    “吃”也是人的本能或天性。人类祖先生活在艰苦时代,不得不“有机会就吃”、猛吃、多吃以储备能量。即使当今衣食无忧,人们潜意识里的心理倾向却仍然存在。然而,减肥节食是一种勉强的、理性的、违反本意的自我控制,它只能维持在意识层面,而潜意识下的食欲却时时不忘冲破限制,获得“吃”的满足。

    婴儿一出生,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婴儿常因饥饿而以啼哭来表达要吃奶。可是婴儿啼哭的原因很多,饥饿只是其中原因之一,许多父母可能缺乏育婴知识,误认为只要哭啼就与饥饿有关,凡婴儿哭啼,就用喂奶来哄孩子不哭。这使婴儿无法学到辨别其它需求等感性的东西,只能感受到不舒服就“吃”。到了幼儿时期,孩子本来就有“有机会就吃”的本能或天性,可是,家长却依然看重孩子的“吃”。现在常能见到这种情况:家庭养育幼儿,尤其是二三岁的小孩,许多父母逼着他们吃,爷爷奶奶哄着他们吃。由于孩子往往易患病体重减轻,父母或爷爷奶奶常鼓励孩子长胖,认为胖是孩子健康的象征。平时,家长对孩子的奖惩,也多以给或不给好吃的东西来对待。这使孩子必然认为,若要赢得大人们的抚爱、赞扬或避免惩罚,就得“多吃”。

    家长对孩子这一系列有关“吃”的培养,使其在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了一种定势。这种始于幼童时期的心理定势,就成为他们肥胖倾向的基础。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吃的快,进食量大,爱吃美食、甜食、零食,摄入的热量高于身体需要量,长年累月,大量热能转化为脂肪储存体内,导致肥胖。他们到了必须减肥时,体重控制稍有成效后,再遇到吃的机会时,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使得纯理性的自我控制力量大打折扣。

    因此,要关心下一代,防治肥胖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从幼儿抓起。做父母的要多学育儿知识,让孩子从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健康发育成长。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