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美味良药话鲤鱼

    中医认为,鲤鱼味甘性平,功能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治疗水肿胀满、脚气、黄疸、咳嗽气逆、乳汁不通。

    鲤鱼治病,早有记载。李时珍论及鲤鱼的烹饪方法有醋煮鲤鱼、赤小豆炖鲤鱼、鲤鱼煮粥服三种方法。四川民间有道“天麻鲤鱼”:取鲜鲤鱼500g剖腹,加入天麻15g,茯苓10g,川芎5g,蒸熟后,再配入少许盐、酱油、姜、葱、白糖,熬3~5分钟,有补脑宁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归纳起来,鲤鱼的药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下水气、利小便,消水有殊功

    鲤鱼用于消水,已有悠久历史。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即有治“卒大腹水病”之“鲤鱼赤豆汤”,还有配茯苓、泽泻、桑根白皮组成的方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介绍了鲤鱼用醋煮食、和赤小豆煮食,以及酿白矾、泥包煨、为粥食等消水食疗法。

    临床结合辨证,鲤鱼可广泛应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及黄疸等。如慢性肾炎、脾肾两虚,兼有浮肿腹胀者,用活鲤鱼500g(去脏留鳞),白花商陆根10g入鱼腹内,加水煮成黄色浓汁,再加淡盐水调味服食,连用三五日,能收到攻补兼施、益胃利水的效果。

    健脾肾、调冲任,妇科为良药

    如《千金要方》用鲤鱼配当归、白芍、白术、生姜等,治“妊娠肿大,胎间有水气”。经后人实践用治妊娠期羊水增多症及水肿有良效。《太平圣惠方》用鲤鱼配苎麻根、糯米煮粥食,治胎动不安;配葱豉、生姜,治胎孕壅热、不能下食、心神躁闷。此外,还有配乌贼骨、芡实治体虚带下;配穿山甲、通草治产后乳汁不足等。

    鲤鱼汤或鲤鱼粥(糯米100g,阿胶20g,与鲤鱼、葱、姜、橘皮一起煮粥)是孕妇水肿的食疗妙方。因鲤鱼既能行水,又能安胎保孕。孕妇兼恶心呕吐的,食用鲤鱼能开胃止吐。

    安胎鲤鱼粥对妊娠胎漏或胎动不安者,服之有安胎保孕作用。其法:取鲤鱼1条约500g,去鳞及内脏,洗净后切块煮汤,另取苎麻根15~30g,煎取汁,入鲤鱼汤中,加糯米50~100g煮成粥食。此方对先兆流产、腰酸出血、胎动不安或浮肿者,尤为适宜。

    识其性、知其用,遍身都是宝

    鲤鱼的胆、刺、鳞等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鲤鱼刺:焙干研末,黄酒送服,能化瘀止血,治女子血崩。

    鲤鱼鳞:《本草纲目》云可治产妇血滞腹痛;民间用鱼鳞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祛瘀生新、补血止血之功效。鱼鳞胶制法:先用清水洗净鱼体,刮下鲤鱼鱼鳞集中,再用清水漂洗沥干,放进高压锅内,加入适量的醋(除腥味)。以500g鱼鳞加800ml水的比例,用大火煮10分钟,再改用文火熬20分钟,熄火减压。开锅将卷缩的鳞片及杂渣捞出,液体倒入容器中,静止冷凝成胶冻状。夏季宜放入冰箱内贮存。每次取一汤匙,加红糖20g或加盐、姜末适量炖服。可收敛止血,有养颜祛皱、抗衰老功效。(恒 芳)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
  •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