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暑感冒中医有方

    中医认识疾病的优势之一是强调“天人合一”。夏暑季节,暑热既盛又雨水偏多,暑热多夹湿伤人,所以,感冒患者常出现暑湿证。这与一般的风热感冒的症状、治法、方药都有区别,乱吃退烧药没有好效果。

    根据暑夹湿的多少,中医将夏暑感冒细分为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临床上以后者居多。

    暑热感冒

    酷热久旱时多患。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故患者表现为一派里热征象,并常伴有气虚、阴伤的证候,如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心烦,汗多但汗出热不退,咽痛,倦怠乏力,或有骨节酸痛,头昏或头痛,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脉浮大而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兼以和胃。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竹叶6g,生石膏30g,板蓝根20g,半夏10g,麦冬20g,党参15g,荷梗10g,玄参15g,甘草6g,粳米10g。日1剂,水煎服。

    暑湿感冒

    俗称“热伤风”,雨湿偏盛时多患。暑为阳邪,性炎热,主开泄升散;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暑湿合邪侵袭机体,既伤肺卫之表,又困脾胃之里。症见身热不扬,微恶风寒,汗少,头重身困,脘痞纳呆,恶心,或见口粘腻或口干不欲饮,心烦,倦怠,小便短赤,大便泄泻。苔薄黄腻,脉濡数等。治宜清暑祛湿解表。以新加香薷饮为基本方,随证加减。香薷6g,厚朴6g,白扁豆15g,金银花12g,连翘10g,青蒿12g,鲜芦根10g,藿香10g,半夏10g,陈皮10g,白蔻仁10g。日1剂,水煎服。若恶风寒甚(因贪凉饮冷而致),或伴有腹痛、泄泻,可用藿香正气散为基础方化裁,主要药物有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大腹皮等。

    此外,夏暑感冒可用中药预防。当令季节,可取藿香5g,佩兰5g,薄荷2g,轻煎取汁代茶饮,日1剂,连用3~5天。同时,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暴食生冷油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为主,有条件的家庭可煲一些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红枣粥等,这对防暑降温有很好的功效。(尚学瑞)

更多中药材
  • 提到委陵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中,委陵菜的身影经常出现,它通常生长在山坡、田野间、路边等地方,俗称为“翻白菜”或者是“根头菜”,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来介绍委陵菜是什么,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把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混淆,甚至在临床上,也会出现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饮片混淆的的现象,那么,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方便大家辨别苦地丁和紫花地丁,下面我们来看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
  • 最近有听说过一种名字很好听而且还有护肤作用的花,就是紫花地丁,可是到底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紫花地丁并没有护肤作用,那么它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
  • 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与黄花地丁、蒲公英经常同用,紫花地丁的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疗肿、且解蛇毒,那么长期服用地丁草有哪些副作用呢?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疗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目赤肿痛。主要用于咽痛,黄疸,痢疾等症。临床应用......
  • 相信针对那些长期站着工作的朋友们来说,工作一天下来都会感到双腿酸痛,并且腿肚子还犯有胀痛的感觉。其实长期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就非常容易让我们腿部的血管硬化,从而出现静脉曲张的症状。于是就有朋友提出,静脉曲张吃啥中药好呢?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