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产业投资持续升温

    “世界植物药和传统医药在全球的地位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深刻的根本性变化,从民间的认同,发展到官方的认可,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药进行立法管理的时代。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对中医药或传统医药实行立法管理,英国已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中药饮片产业国际化战略研讨会”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这个论断,不仅成为整个会议的中心话题,在中药产业界也激起了波澜。

    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董志林在此次研讨会上介绍说,欧洲已成为中国主要中药出口市场之一,而传统药品也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传统产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目前世界草药市场的总额已超过600亿美元,并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国际传统药品市场将增长至100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

    强劲的增长推动着资本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全球性的中药市场争夺战中。

    国际市场的根本性变化

    “随着公众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对现代医学‘魔力’幻想的破灭,传统药品在欧美发达国家将继续普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传统药品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而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

    董志林的这个判断背后有一系列数字支持。据统计,有60%以上的欧洲人在使用传统药品,欧洲占全世界草药市场44.5%的份额。目前欧盟扩大到2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5亿,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区。

    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世界对中医药的认同不断提升。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

    在抵制中药最严重的欧洲,情况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全欧洲从事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有12万之多,中医药教学机构300多所,中医药供应商300多家。

    然而,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小明介绍,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远非顺利:中药在西方国家没有合法身份,主要是以食品或食品补充剂的形式进入,既不能注明功能主治,又不可能作为药品进入药店销售,很容易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在绝大多数国家,中药尚未进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有些国家甚至禁售中药。10年间,仅有中药抗癌药康莱特注射液作为药品正式进入了俄罗斯。

    中药市场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对市场的主导权却旁落他人。

    “扣除物价上涨和汇率因素,过去10年间的中药出口可能是负增长!”据周小明介绍,近年来,国际上掀起“返璞归真”的热潮,植物药市场迅速扩大,国际贸易持续增加。然而,我国中药出口却未搭上这列快车,据海关统计,1996年,我国中药出口6.2亿美元,2005年,中药出口8.3亿美元,10年仅增长34.5%。其中中成药的出口额由10年前的1.25亿美元增加到1.53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时期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为404.47%,西药类的出口增幅达332.11%。

    “‘九五’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提出,争取在‘九五’期间,至少有2~3个中成药正式进入西方主流医药市场。经过了10年努力,正式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的中成药至今未有一种”。周小明说。

    资本角逐中药产业

    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这种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提高了投资者对中药产业的利润预期,提高了产业吸引力。国内一些行业的投资界普遍看好中药产业,金融、证券业纷纷抢滩中药高技术项目,一些大企业的风险基金甚至也开始投资于此。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作为企业转型和扩展经济规模的新方向,来自烟草、房地产、日化等行业的大量投资正流向中药领域。2003年,福建省房地产业共计投入20亿元启动制药企业的资产重组。上海家化、复星实业和绿谷集团先后在中药行业大举投资;清华紫光、青岛海尔等企业开始向中药领域扩展;石家庄制药集团、深圳海王药业等许多化学制药厂商也开始投资和开发中医药。

    中药业源于中国,核心市场也在中国。对中国市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

    国际医药产业投资资本,如大冢、津村等日企纷至沓来,许多全球著名的大型跨国医药公司也已进入我国市场。法国第三大制药企业——施维雅公司,早在1979年就已经进入我国;2004年1月,罗氏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在传统中药上寻求突破是该中心大力促进的研发领域之一。2003年10月,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兴建的工厂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造企业——津村制药的中国战略开始实施。在该合资企业中,津村药业占63%以上的绝大股,这是我国第一家外资占绝对控股地位的中外合资中药企业。

    此外,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财团也已开始在我国内地发展中药科技基地。新世界集团、和记黄埔、李锦记等财团均已分别进军四川、上海和广东等地的中药业。近年来港澳台及外商投资资产总额累计已达103亿元。截至2004年底,外商及港澳台企业165家,占全部中药企业的比重达14.2%。(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更多中药材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