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暖冬过后须防春寒病

    暖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专家提醒人们,在暖冬过后要提防春寒病的发生。

    气象医学家指出,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干燥的气候还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

    暖冬过后,必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春寒。冷暖气流交汇,使得气候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威胁极大。它可使高血压病人发生脑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感冒等疾病。

    为此,专家提醒,要预防春寒病的发生,体质虚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在冬去春来之时,不要急于脱掉冬装,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居室内应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适当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成都:乍暖还寒且慢“凉起超”

    昨天,蓉城阳光明媚。当穿得单薄的市民刚迈上街,就感觉被阳光欺骗了,“咋还这么冷?”确实,昨天包括成都在内的我省大部分地方,最高气温都在10~12℃之间,与前段时间动辄近20℃的火爆天气相比,的确大不一样。

    今天,气温再度回升,蓉城白天最高气温达到14~16℃之间,天空阳光灿烂的几率偏大。不过,晒着暖烘烘的太阳,还是奉劝喜欢“凉起超”的朋友,最好且慢减衣。因为晚上,省内很多地方都将突降阵雨或小雨,夜间低温仅6~8℃。

    明天,天色再变,等待我们的,可能又是一阴雨霏霏的日子。还是以平静心态对待这阴晴不定的坏天气吧。

    南京:遭遇倒春寒,专家表示天气反复是正常

    干冷的天、寒冷的风,走在路上,隆冬的寒冷阵阵袭来。气象台表示,今天南京的最低气温将会低,仅-1℃。不少市民都对连续温暖天气后所来的这股寒意十分疑惑:天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冷,是不是“倒春寒”到了?

    气象专家解释说,所谓“倒春寒’,是指在春季本应逐渐上升的气温,在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后,气温会突然下降,降至常年同期平均值以下,是种“前暖后冷”的天气。在南京一般是3月20日后出现持续低温阴雨过程,会有倒春寒天气发生。倒春寒”容易导致水稻不长芽,耽误农事。

    专家说,南京虽说二月有暖人“春阳”,又寒冷如冬,但二月春暖只是天气“意外”,目前南京尚未入春,缺乏“倒春寒”的前提条件,现在身处“冬春过渡”之季,气温变化明显是该时段的气候特点。目前的偏冷天气也看不出对农业有什么影响,近期的冷寒是北方冷空气南下活动所致。

    据省气象台的专家预报;在今晨达到-1℃的近期最低气温后,中午时段,冷空气就会减弱,艳阳高照气温将会再次拉高,最高气温会升至9℃-11℃,明天会继续回暖。但5日—6日,北方又一股冷空气来到,气温又会有小幅下降,回暖之势再被遏制但仍无降雨。

    合肥:倒春寒发威感冒和哮喘发作

    接连几天的大风降温天气,让原以为可以和寒冷说“再见”的省城人见识到了“倒春寒”的威力。昨晚,记者在合肥几家医院的急诊室采访时了解到,感冒和哮喘病发作的病人这两天明显增多。

    当晚7时40分,记者来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诊室。在病房里,不少感冒正在吊水,其中大半是妇女和儿童。一位医生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当晚还接诊了数位哮喘发作的病人。记者当晚还从合肥120急救中心获悉,这两天他们也接到不少哮喘病人发病的求助电话。记者随后又来到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室,这里的情况和记者在二院看到的差不多。一位医生解释说,前两天合肥气候温暖,而这几天陡然降温,一些人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因此非常容易患上感冒,而免疫力差的孩子和老人则更是首当其冲。

更多中药材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